close

20150705大興善寺(1).JPG

在西安的第三天早上,我和小寧母子來到大興善寺,

小寧的表哥在附近開商店,熱心的把小孩從公車站用電動摩托車載到大興善寺,

約好中午一起吃飯,他送我們進到寺裡,就先回店裡工作。

會到這兒來,是出發前小寧要我提出想去的地方,

我沒去過西安,一點兒概念也沒有,就上網搜尋,看看地圖,

我在地圖上看到大興善寺這名字,

想著怎麼跟台灣苗栗的大興善寺有相同名字,

當時我就跟小寧說,如果有機會,我想去看看,

她沒特別回應我,我想著西安有這麼多古蹟,可能不會去吧。

沒想到等我到了西安,小寧是想著要去大興善寺的,

她說他讀大學時曾和同學進去裡面,有些回憶,她想去看看,

我知道能去很開心,更沒想到這是一個蠻重要的寺廟。

大門正在整修,拍了幾張都不太好看,就不放了,

我們從側門進入,這紅色大門好像要進宮殿啊。

 

 

20150705大興善寺(2).JPG

一進側門就可以看到平安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薩。

 

 

20150705大興善寺(3).JPG

回到中軸線,其實這天王殿才應該是從正門進入後的第一殿,

裡面供奉的是彌勒菩薩。

 

 

20150705大興善寺(4).jpg

兩側有四大天王,分別代表風調雨順,照片裡的順序由左而右是:

東方持國天王,身白色,抱琵琶,職調;

南方增長天王,身青色,持劍,職風;

北方多聞天王,身綠色,執傘,職雨;

西方廣目天王,身紅色,握蛇,職順。

 

 

20150705大興善寺(5).JPG

在彌勒菩薩的後方,是佛教寺院的守護神韋馱菩薩(或稱天將、護法),

頭戴金盔,身穿金甲,手拿用來鎮壓魔軍的金剛杵,有著古代大將軍的形象。

 

 

20150705大興善寺(6).JPG

接著要到大雄寶殿,殿前有古老的香爐和佛頂尊勝陀羅尼石柱,

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歷史。

大興善寺是中國漢傳佛教密宗祖庭,漢傳密宗又稱為真言陀羅尼宗、真言宗,

最早建於西晉武帝二年(265年),原名遵善寺。

隋開皇二年(582年)建都大興城,寺院占城內靖善坊內一方之地,

隋文帝取城名"大興"二字,取坊名"善"字,將寺院賜名為"大興善寺"。

唐朝開元年間(716~720),

被稱為開元三大士的印度高僧善無畏、不空、金剛智在大興善寺翻譯佛典,

寺院為當時三大譯經場之一,尤以密教典籍最多,

因此大興善寺成為中國漢傳佛教密宗祖庭,

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地方,2014年印度總理莫迪還前去參觀過。

日本空海大師入唐求法期間,曾在此參學,學成歸國弘法,

因此大興善寺亦被日本密宗(真言宗)尊為祖庭。

 

這石柱上雕刻了佛頂尊勝陀羅尼,又稱為尊聖咒,

看起來是用兩種語言,我猜是中文和印度文,看起來很特別,

但我沒想到會是唯一由皇帝詔令天下僧尼每日必誦的咒語,

維基百科上說,唐代宗(776年)和日本清和天皇(860年)都曾經下詔,

命令全國僧尼每天須持誦21遍,

是出自的釋迦牟尼為救度善住天子所宣說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我想應該是非常殊勝的,可惜我慧根不夠,今天才認識這咒語。

 

 

20150705大興善寺(7).JPG

 

隋唐時代佛教盛行,大興善寺有著重要地位,

但是到了唐武宗會昌年間(841~846年),大舉滅佛,寺院毀損。

清朝曾有修復,但在同治年間又被毀,直到1955年,政府才撥款大修,

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佛教重點寺院。

 

 

20150705大興善寺(8).JPG

 

讀了這些歷史,也在陝西博物館看到影片介紹提到大興善寺的密宗祖庭地位,

可喜的是這次去參觀覺得頗有規模,但並沒有擁擠的人潮,更棒的是免費參觀!

 

 

20150705大興善寺(9).JPG

接著來到大雄寶殿,

裡面供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十八羅漢以及地藏菩薩。

 

 

20150705大興善寺(10).JPG

走到寶殿背面有海島觀音菩薩和善財童子、龍女。

 

 

20150705大興善寺(11).jpg

正前方有塊空地,地上看起來是柱子的地基,原來是轉輪藏經殿遺址,

轉輪藏經殿始建於唐代,用以收藏經書,"轉輪"為佛法常轉之義。

此殿在唐武宗時期被毀,乾隆五十年(1785年)重建,後又毀於戰火。

我在兩旁的花圃裡又發現了牡丹花!

 

 

20150705大興善寺(12).JPG

接著有尊地藏菩薩銅像就立在戶外,

這是1985年日本真言宗信徒為緬懷祖庭而贈送的。

佛教於西元六世紀初,由中國、朝鮮傳入日本,

所以大興善寺與日本佛教的關係可說源遠流長。

 

 

20150705大興善寺(13).JPG

同心圓形狀的盤香,在台灣我好像很少看到。

 

 

20150705大興善寺(14).JPG

接著來到觀音殿,這裡的香爐是圓塔型,旁邊還有兩個大大的轉經輪。

 

 

20150705大興善寺(15).JPG

裡面供奉的是我們熟悉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20150705大興善寺(16).jpg

殿前兩側有古老的碑文,字跡模糊,後面另有現代說明,

分別是重修隋唐敕建大興善寺來源記碑和大興善寺法派碑記,都是清代留下來的。

西安是個有許多"碑"的地方,除了記載歷史,也有許多書法文化。

 

 

20150705大興善寺(17).JPG

另一頭這碑比較有看頭,我也是拍回來查資料時才知道的。

上方寫著廣智三藏國師之碑,也稱為不空和尚碑,

唐朝建中二年(781年)所立,

是唐代中期重要書法家徐浩以楷書書寫的祖師銘記,

內容記載唐代密宗祖師不空三藏法師的傳教經歷,

以及曾任玄宗、肅宗、代宗三朝國師的事蹟,

是研究唐代密宗發展及唐代對外關係的重要資料。

 

不空法師與善無畏、金剛智並稱中國唐代密宗三大祖師,

當時常駐於大興善寺翻譯密宗經典,故有三藏的尊稱。

而不空三藏的弟子惠果法師後來又傳法給日本空海大師,

進而推動了日本密宗的傳播,為漢傳密宗做出許多貢獻。

 

至於寫的人徐浩,他習書遠承王羲之,

曾於肅宗朝中任中書舍人,天下詔書多出其手,

他寫此碑文時已經七十九歲高齡,字體圓勁雄渾,老練端莊。

他留存於後世的碑刻不多,廣智三藏和尚碑是他重要傳世碑刻作品。

 

 

20150705大興善寺(18).jpg

觀音殿的兩旁分別是普賢殿和文殊殿,

看這兩位菩薩的坐騎,應該就能分辨誰是誰了吧。

 

 

20150705大興善寺(19).JPG

再往後面走去,中庭裡有一棚紫藤,看到解說才知道,

它是明朝末年所植,已有三百多年的樹齡,哇,看盡人事變化呀!

 

 

20150705大興善寺(20).JPG

這裡有兩個小池子,池裡好多烏龜,

後來又有人拿一袋烏龜進來,我才知道是放生池。

小寧的孩子還小,對建築可能沒什麼興趣,但是對烏龜很有興趣,

在這裡看了好久也不想走,正好可以讓我慢慢逛。

 

 

20150705大興善寺(21).JPG

寺院最北邊就是這座法堂,是寺院裡講經、傳法的地方,面闊七間,

正門上的匾額"覺悟群生"是清朝光緒皇帝的御筆。

兩邊還有側間,是和尚們住的地方,禁止遊客進入,

中午時間也看到和尚們拿著碗出來吃飯,

這可不是一間僅供人參觀的寺廟。

 

 

20150705大興善寺(22).JPG

庭中古柏十餘株,沒仔細看是否有標出樹齡。

後來到北京,發現更多古柏,還用三百年、五百年分顏色掛牌呢。

 

 

20150705大興善寺(23).jpg

往回走,發現西側有觀音洞和舍利塔,這裡也有蜀葵,還算常見。

 

 

20150705大興善寺(24).jpg

這裡的珊瑚樹結了很多果子,有果子我就會認了。

左下角應是麥門冬。右上角應是某種梧桐樹。

右下角長得像小梨子的則是核桃,呵呵,我愛吃核桃。

 

 

20150705大興善寺(25).JPG

東側有金剛堂,裡面是讓人請佛像回家的地方,我們看了一下就出來。

 

 

20150705大興善寺(26).jpg

門口有(外國)人(老師)在教學生畫畫,小孩也去幫忙清燭臺,

就讓我們在這裡又待了好一會兒。

 

 

20150705大興善寺(27).JPG

中日文化交流紀念碑,記載了兩國佛教密宗的淵源。

 

 

20150705大興善寺(27).JPG

離去前,發現文殊殿外有轉經輪,我們沿著外圍走了一圈,轉轉經。

 

 

20150705大興善寺(28).JPG

接著走去小寧的表哥開的店,在路上看到一大排可租借的腳踏車,

想起我們的U Bike,可惜我不知道怎麼用。

他們搭公車用卡片也打折,我猜和我們的悠遊卡用法應該很像。

 

 

20150705大興善寺(29).jpg

小寧表哥店裡賣麵食、包子和雜糧,門口有個賣菜和水果的小攤。

當天要一起去吃午餐,下午表哥說要陪我們去曲江池,

在等表嫂收拾的時候,我就到隔壁水果攤看看,難得看到杏,就買了一些。

那有條紋的香瓜,小寧說是梨瓜。小香梨肉質蠻細的,好吃。

旁邊那看起來好像是苦蘵的果實,台灣有,我就不買啦。

 

 

20150705大興善寺(30).jpg

午餐我們到一家清真餐廳,各點了泡饃,又點了幾樣菜,吃得很飽。

那大餅就是"饃",要自己剝成小塊,然後再請服務員拿進廚房加湯,

這泡饃我第一次吃,加上湯頭味道還不錯,就是剝得有些費工。

 

arrow
arrow

    Big 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