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節前到洲美街屈原宮探訪之後,來到較上游的福林橋附近,
想去看看能不能遇到印度紫檀開花,
兩年前我認識了印度紫檀後,去年跟今年接近花期的時候也都會注意它。
橋旁有個社區生態池小公園,這裡雖然不大,植物和生態倒是蠻豐富的。
第一次見到臭茉莉,沒臭味,是葉子搓一搓才有味道。
第一次看到向上長的紫色香蕉花,蠻美的,比對一下,好像是叫做紫夢幻蕉,
芭蕉屬的觀花植物,很適合做插花材料。
苞片外面為紫色,雄花為深黃色。
這棚子有軟枝黃蟬和使君子纏綿,若沒有蚊子的話,能遮蔭還不錯。
還有夜合花和楓香,今年第一次遇到穗花棋盤腳就是在這裡。
走到隔壁的大公園後方,木棉的棉絮已經散落在低矮的樹叢上了。
旁邊大樓的門口有幾棵緬梔,仔細看有三種顏色,
當時看起來才初開,後來應該開了更多。
香味又吸引了我,以前就認它為森氏紅淡比,最近聽說厚皮香跟它很像,
查了老半天,厚皮香要在1800公尺左右山區才有,那這應該是森氏紅淡比無誤。
被日本人喻為神樹,有淡淡的花香。
再來看地上,這些是印度紫檀的黃色落花,表示剛開過,
花而雖小,樹倒是長得很高,而且紫檀木應該是很好的木頭。
這裡的幾棵印度紫檀都長得好高,要拍樹上的花並不容易,
但我連續看了三年,每年都能看到開花,只是開的花只維持一天,
我也觀察到他們每年不只開一次花,有時連著兩天都能看到花朵。
今年四、五月下了很多雨,當時我擔心今年看不到,
後來在別處看到開花了,就來這裡確認一下。
以前不認識這植物的時候都不會注意它,
自從前年知道它之後,才發現我的生活周遭還不難見到它,很奇妙,
但是要看到它開花的確沒那麼容易,
離我家最近的那排今年就沒開花,除非剛好在我去紐西蘭的時候有開。
枝葉蠻漂亮的,有點下垂的感覺。
草地另一邊也有一棵。
我努力的找花,抬頭往上看,用長鏡頭拉近來看,真的有花,
只是數量沒以前看到的多,應該是前一天大開,隔天只開一些。
有一棵樹幹上長出了榕樹,不知道將來會不會影響印度紫檀的生長。
回頭要去開車,又走回生態池邊,這次走在有光冠水菊這邊,
和以前一樣,還是有好多蝴蝶。
聽說台灣的紫斑蝶有四種:小紫斑蝶、圓翅紫斑蝶、斯氏紫斑蝶、端紫斑蝶,
還聽說有辨別口訣如下:小紫點一邊、圓翅兩邊點、斯氏有三點、端紫亂亂點。
研究了一下,得看牠的上翅,我拍的時候沒注意看,
現在只看照片根本看不出牠們是怎麼點的。@@
橘黃色的是樺斑蝶,還算常見。
旁邊是紫斑蝶展開翅膀呈現出紫幻色,比合起翅膀時的咖啡色要漂亮,。
是琉球青斑蝶嗎?也是常見的蝴蝶。
樺斑蝶橘黃色衣裳很亮眼。
池邊有野薑花和水蠟燭,月桃也在開花,
小時候家裡都用月桃葉子包粽子,所以我對它特別有感情。
最後附上兩棵我種的印度紫檀,是兩年前撿種子來種的,
那像小荷包蛋的種子蠻可愛的,但我當時也懷疑是否能種得出來,
所以一開始發芽我沒認出來, 以為是烏桕,
後來才發現不是烏桕,正是印度紫檀,
烏桕種過兩次,都能發芽,但長到十公分後就會夭折,很奇怪。
有興趣更加了解印度紫檀的朋友,可以參考我2012年寫的第一篇印度紫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