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林口的竹林山觀音寺是這些年來我常去的寺廟,

除了過年期間人太多不好停車進入之外,平常是很方便停車的。

去年十二月九日新建的圓通寶殿終於落成,

我在一月去過一次,人很多,

所以趁著寒假期間平日再訪,把寺廟內外仔細看一遍。






牌坊,就能看見廟埕和新建完工的廟宇。





從廟埕往回看牌坊。(牌坊之前來就有,我也不知道是何時建的。)





竹林山觀音寺的名字是取蘆竹鄉的、林口鄉的、龜山鄉的而來,

祀十八手觀世音菩薩及其他像。

早在清朝嘉慶年間(西元1801年)由福建晉江分靈大媽、二媽、三媽到台灣,

此地區信徒恭迎大媽寶像並輪流奉祀。

民國二十七年日治時期在現址興建日本風格的寺廟

台灣光復之後,民國三十七年改建為本國式寺廟;

歷經一甲子民國八十九年開始改建,民國一百零一年(去年)十二月完工

興建期間,就在其前方有座規模小很多的廟,

照片中廟前廣場黑色部分就是之前暫時的建築基地






廟埕旁讓大家燒金紙的金爐頗大,爐口很深,

大概是林口風大,通常把金紙放在爐口就會自動吹進去了。






此次重建採三落七門閩南式風格,所使用的建築材料都很講究,

主殿大樑採用台灣檜木,寺內木雕採用高級檜木,石材是大陸的青斗石,

屋頂採用五採高級琉璃瓦,記得之前曾捐款贊助建廟,就是琉璃瓦的部分,

還讓捐款人自己在每一片瓦上面簽名。






這裡奉祀的佛神有很多,但一共只有兩個香爐,

通常我會到廟裡一點香油錢,就在廟裡拿香,點來拜,

只要六炷香,內外兩個爐各插三支香就可以了,
偶爾拿金紙來燒。






一個月前重建入火安座大典的紅燈籠還高高掛著,

兩側石柱上的龍威嚴的守護著廟門。






從外面往裡面望,這一天是平常日,人不多,

也因為這樣我才能好好的把上上下下走一遍,也拍了很多照片。






走入門內,每道門上都有兩位守護神,非常莊嚴。

旁邊就是擺放香、紙的地方,兩側還有服務台,

辦理各種捐款、點光明燈、安太歲、拜斗服務。

這一天我有先進殿裡拜拜,並稟報我要拍照、寫文章
介紹。






前廊屋頂有好幾個藻井,都很華麗,

中間這一個成橢圓形,正中間是雙龍搶珠。

兩側屋頂上的藻井比較方正,中間都只有一隻龍。






點好六支香,先往外拜玉皇大帝,天公爐插三支香。





接著就到裡面參拜,兩側有供桌可擺放供品、水果、香花盤和金紙





挑高的屋頂從側邊看起來很壯觀,從最旁邊拍無法完全入鏡。





雖然佛神很多,但一次拜完插三支香即可。





稍後看到有專人在清潔香爐,很有傳統的味道。

我在這裡走動至少有十年的時間,第一次看到呢。






有不少信徒正在虔誠的搏茭,





雙茭落地,心裡是不是找到了答案,是不是就因此比較穩定呢?





中殿奉祀十八手觀音佛祖,兩側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





現在有了長鏡頭,可以來個十八手觀音特寫,

十八
手象徵著觀世音菩薩能為大眾救苦救難。






一側有關聖帝君,文昌帝君和玄壇真君陪在兩側。





另一側是天上聖母(媽祖),陪在其側的是生娘娘和福德正神。





兩側樓上樓下各有一個殿,這些側殿都不需要帶香祭拜。

殿裡明亮,地上倒影讓整個殿更亮,


一樓左側側殿是太歲殿,






二樓是孔子殿。





從二樓往下眺望,一排的石柱好壯觀。





另一側樓下是光明燈殿,供奉著觀世音菩薩和南北斗星君,

殿
內是一座座的光明燈座。






樓上是地藏菩薩殿,供奉的自然是地藏王菩薩。





超明亮的地面倒影,迷住我了。





外面的建築形式和各種工藝手法也都很迷人,

我在廟裡待了三、四個小時,還是沒辦法把美麗的石雕都拍下。






屋簷上最常見的是龍,





少不了鳳,還有許多歷史人物。





沒想到不只有龍和鳳,也有魚喔。





水波,做得好精緻。





屋頂一層層的,我只能邊拍邊讚嘆。

那天拍了很多照片,一篇寫不完,下一篇再繼續看看外面和周圍環境


農曆新年將至,格友們可以趁假期到廟內上香祈福,

林口觀音寺除了現在的寺廟宏偉之外,公園和外圍的櫻花也不少,

另外每年過年期間也會聘請特技團表演,持續二到三週
的時間,

有時一天有三場,表演頗精彩,不過得坐板凳,或是人多得站著看,

唯一要擔心的是會很多人,得停在外圍走進去。。

在此先祝福大家新年平安、萬事如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g 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