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到了大溪,用過午餐之後,就開始我們的文化之旅了。沿著中正路往下走,就來到中正公園入口,不過我們還沒要進去,要先往南去別的地方喔。

 



離開中正公園,首先看到的是先總統 蔣公行館,此建築建於1921年,是日據時代的公會堂,台灣光復後才成為蔣公行館。

 

 



 


往裡面走,現在是大溪藝文之家,有提供咖啡和幾道簡餐,菜單上列有  蔣公最喜歡的獅子頭餐,另外也賣一些相關紀念品。走到最裡面是蔣公的辦公室,裡面還有轉盤式的電話和老舊的留聲機與打字機。到外面的庭園一看,居高臨下,視野非常好,右邊是大溪橋,左邊是崁津大橋。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武德殿看大仙尪的展示,1935年啟用,是日據時代的建築。 

 

 



 


從建築的外表就可以看出濃濃的日本風味,進到裡面抬頭一看,全都是木頭搭成的,有著濃濃的古意。在旁邊的平房圖書館外俯瞰崁津大橋視野也很好。

 

 



 


這裡展示了一些大仙尪,有周倉、孔明、和關平,旁邊有東、西、南、北四海龍王,據說還有一尊較秀氣的女性大仙尪關鳳,不過當時出去操練了,所以沒看到。

 

 



 


看完了展示,我們往回走。從公園裡逛過去,有小橋、池塘,有大陀螺,還可以俯瞰美麗的大溪橋。

 

 

 


 



仔細看看大溪陀螺的說明,和板橋林家花園的林本源家族有關,他們曾到大溪安居一段時間,陀螺是他們請來唐山的木匠做給子女玩的,也因此成了大溪的特產之一。小丸子的娘想起山上的花海農場是華南銀行的關係企業,問起華南銀行是不是林家開的?我回來一查,真的是耶!

 

 



 

從中正公園可以走樓梯到大溪橋上,於是我們就下樓梯到橋上走走,這一天的天氣真不錯,沒有大太陽,也沒有下雨,讓我們能慢慢散步。橋的另一頭是停車場,外來的遊客可以把車停在停車場,再走過橋到大溪遊覽。橋的兩邊護欄是仿老街巴洛克式建築的門面,橋上是行人徒步區,我覺得可以像歐洲那樣在橋上擺攤喔。從橋上往東邊山上望去,就是北橫的方向。橋邊還有像轉經輪一樣大大小小的陀螺,我們都去轉一轉。 

 

 




 

接著我們就沿著大漢溪邊往老街方向走,遠遠的看到在武嶺橋邊的白色建築就是有名的餐廳-Tina 廚房。我們上了許多石板階梯,才到達以前賣船票的地方,這裡正好是一個L形路口,往前走就是和平老街,左邊是往普濟堂,對面就是黃氏家廟。之前已經介紹了普濟堂,這裡就不再介紹了。

 



 


 


黃氏家廟並沒有開放參觀,據說供奉的是「黃香公」,就是大家熟知歷史上的孝子"溫被的黃香"。它的外表還蠻古樸兼華麗的。兩邊牆壁上各有劍和扇子的圖樣,下面的帽子形狀叫做鳥踏,是給鳥休息用的,也有排雨水的功能。

 

 

 


 


最後終於要逛老街了,這裡還有許多房子保有華麗的巴洛克式門面,有些裝飾得非常華麗,中間有幾間還是磚屋。

 

 

 


 


有幾間雖已改建樓房,但還是用巴洛克式建築裝飾門面,有獅子還有孔雀,真漂亮。

 

 

 


 


看來看去,就是榮泰這一家最華麗,有彩色的剪黏喔,這是唯一一家我看到有彩色的。在一排的房子中,我們走進月眉通道,旁邊的佈告欄有一張老街巴洛克式房子的編號,大溪鎮歷史街坊再造協會的網站也有介紹,是我們學習與參考的資源喔。這些房子和圖片也讓我想起格友憐兒介紹過的捷克特爾奇小鎮,一片門面的建築形式很像,只是上面的裝飾和顏色不同呢。從月眉通道進去還有一個可以去看看的地方是迷宮巷,可惜我沒有蒐集齊全的資料,就錯過了這老街的後巷;另外我想去的地方是李騰芳古宅齋明寺,嘻嘻,這可讓我有藉口下次再去。

 

 

 


 


老街如果往北走到底,就會看到從武嶺橋剛進入大溪的白色陸橋牌樓,這陸橋橫跨了康莊路和慈湖路,看起來頗壯觀。

 

 

 


 


晚上又經過中正公園,看到美麗的大溪橋夜景。我們還逛到下午沒看到的地方,竟然有一艘帆船的造景,還有結實纍纍的柚子,每個都很大喔,經過上星期的颱風肆虐,竟然都沒掉,想必大溪的風雨應該不會太大。對了,這公園裡也有不少一層樓高的桂花樹,大概都是老樹了,我想這些樹才能搖出像琦君寫的桂花雨那樣吧。

 

 

 




走著走著,我們終於來到一座教堂前面,正門的上方有彩繪玻璃,哥德式的尖塔建築看起來很宏偉。下午的時候我遠遠的有看到它,但因為走進公園,就忘了它的存在。這是什麼教會呢?我仔細看了一下它的標誌,中文寫的是"焚而不燬"。外面那一圈字呢?一開始我以為是拉丁文,後來我念念看,發現它是台語拼音,你猜得出來是什麼嗎?一共是八個字,要先猜再看連結網頁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g 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