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六晚上把「不存在的女兒」看完,因為看的時候都沒有去猜測故事會如何發展,所以看到後面醫生突然死亡,護士揭開多年的祕密,而醫生的太太最後選擇對死去的先生諒解,這個結局得節奏安排得很快,讓我有點意外。

這是一本英文小說翻譯過來的書,原名叫做The Memory Keeper’s Daughter,故事背景是設在美國肯塔基州一個鎮上,內容是在說一個醫生意外自己接生自己的雙胞胎小孩,男孩很健康,女孩患有唐氏症,醫生為了不讓妻子面對女兒不健康的事實,當晚就請一位護士把她送到安養機構,騙妻子說女嬰已經死了,妻子卻因此傷心不已。老實說,一個醫生做這樣的事,我都很懷疑他怎麼會有愛心去照顧病患。被委託的護士到了安養機構發現那裡的環境很糟,剛好自己也很想養小孩,所以又把她帶回來撫養,但是她離開了那個地方,輾轉跑到匹茲堡。

這個醫生說了這個謊後,心裡很不安,也不想再生孩子,於是和妻子之間產生了距離。他自己很喜歡攝影,拍攝完後總是躲在自己的暗房,享有自己的祕密;妻子後來則是到旅行社工作,尋求刺激。十幾年之後,兩個人終於離婚。

另一個衝突點是醫生的兒子想要成為音樂家,醫生卻期望他可以成為更有用的人,直到有一天醫生突然心臟病發死去,兩個人的心結都沒有解開。

就在醫生死後沒有多久,當初帶走女嬰的護士回來了,她告訴醫生的太太,女嬰並沒有死,她和她兒子隨時可以去看她。醫生的太太知道後難以接受這個事實,不懂先生為什麼要瞞著他們,她燒掉了一箱先生的攝影作品,然後就了解到怨恨也沒有用,而且還能體諒先生多年來隱瞞祕密的難處。她和兒子最後還是到匹茲堡去看她的女兒,也就是兒子的妹妹,雖然她不接受他們是她的親人,但單純的她欣然接受兩個新朋友,她的媽媽和哥哥也沒有堅持要把她帶走。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幾個議題可以討論:

第一是家裡如果有特殊兒童,家人要怎麼面對?你會像這個故事裡的醫生一樣,把他送走嗎?如果把他留下來,你又要怎麼調適心情?怎麼對待他?我看過幾個例子,都是父母自己本身就不能接受怎麼會生出身體有問題的孩子,結果孩子碰到一點問題,就覺得大家在欺負他,馬上跳起來保護他們,搞得大家雞飛狗跳。這個問題還可以延伸出來,如果我們的身邊(如鄰居或同學)有身心障礙人士,我們要怎麼和他們相處?

第二是醫生善意的謊言,這樣到底是對還是不對?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讓事情更圓滿呢?從結局來看,我想醫生的太太和兒子是願意接受這個妹妹的。我們大部分人雖然難以接受自己有這樣的小孩,但應該還是會盡力去照顧吧?!

第三是護士無私的付出她的愛,盡力照顧患有唐氏症的女孩,讓她能被社會接受,有一點工作能力。如果是我們,能做到這樣嗎?如果不行,是不是至少我們可以去了解他們,或是給予幫助呢?

第四則是寬恕別人這個人生大課題。我們都知道寬恕是優良美德,可是有時我們與人在某些事上針鋒相對,踩到對方的禁忌區域,這時寬恕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我也曾經氣憤不已,打不開心中的那個結,放不下重擔,難以寬恕別人,可是其實受傷的還是自己。等到事過境遷,時間久了以後,我們恐怕連想都不會去想了,想想之前花那些力氣去傷神,真的很不值得。問題是,在起衝突的當下,要怎麼去轉化情緒呢?這本書裡所描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包括夫妻、親子、兄弟姊妹、同事、朋友、陌生人等,都是我們人生中常會遇到的。人總是離不開人而生活,要如何與人保持平衡、和平相處,我想是每個人一生都在努力學習的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g 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