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 微笑](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shared.live.com/HjKMzTS-xzcms40!CabizA/emoticons/smile_regular.gif&width=19/&height=19)
評論:英文箴言 "What good is running if one is on the wrong road?" 的已知中文翻譯
原發問連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011504725
(這句被選出的最佳解答是「徒勞無功」,這我同意,我只是喜歡追根究柢,所以又追出另外兩個中文典故。「緣木求魚」意思像近,但與原英文無直接關聯;「南轅北轍」的典故則是和英文原文相仿,但意思卻不同。中英文真的是有差別的,大家就看看故事,學英文也學中文吧。)
中文裡相似意思的成語常常不只一句,這句直譯看起來是徒勞無功最直接,個人認為緣木求魚也有異曲同工之效,只是原文與緣木求魚沒有直接關係。
關於Mamie提到的故事,我找到的是戰國策中叫做「南轅北轍」的故事,故事內容與這句英文相仿,但是成語的意思卻又不盡相同。
「南轅北轍」的故事出自《戰國策‧魏策四》。事情起源是因為魏王要攻打趙國的邯鄲,季梁聽到趕了回來,說了一個故事給魏王聽。該成語的典故是這樣的:
有一個鄭國人在太行山一帶駕著馬車朝北方行駛,朋友問他要去哪裡,他說要到楚國去。朋友很奇怪,問他:「你到楚國去為什麼向北行駛呢?」他回答:「我的馬好。」朋友又說:「你的馬雖好,可這並不是去楚國的路呀!」他說:「我的旅費多。」朋友說:「旅費雖多,但這還是不是去楚國的路啊!」他又回答道:「我的車夫趕車的本領很強。」其實,這些條件越好,只會離楚國越來越遠,因為他的方向不對。 「南轅北轍」這句成語就是用來比喻行動的方向與目標相反,結果離目標越來越遠。http://www.yasue.cc/chin_gwok_chak362.html (原文)
http://www.socialwork.com.hk/artical/kid/kidstory/story6.htm (白話)
至於徒勞無功的典故,是從莊子出來,也可說是推舟於陸或陸上行舟。原文為莊子˙天運:今蘄行周於魯,是猶推舟於陸也!勞而無功,身必有殃。
春秋時,有一次孔子準備從魯國到衛國去。他的學生顏回問一個叫師金的人﹕”我的老師到處游說,勸人家接受他的主張,可是 到處碰壁。這次去衛國,你估計情況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