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教授是國內知名的神經科學教授,曾出版過許多關於研究大腦和學習的書,發表過許多文章和演講,內容精闢,下面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創造力的根本在閱讀 ,並附上兩個連結,裡面有更多文章可以參考。


http://www.mingdao.edu.tw/library/index/hunran/album-index.php


http://www.bookzone.com.tw/event/honglian/index.asp



創造力的根本在閱讀 作者:洪蘭 2005-10-01/聯合報/E7/聯合副刊】

沒有知識是談不上發明的,背景知識來自閱讀, 所以說創造力的根本在閱讀,兩者的神經機制是相同的,都是需要舉一反三的能力……

前幾天去參加一個喜宴,因為喜宴都很冗長,朋友唸國一的女兒便帶了一本書來看,同桌的人發現她讀的是英文小說《清秀佳人》都大為驚嘆。一個媽媽說:「好厲害喲!我讀到大學畢業都不曾看過一本英文小說。」我也覺得看小說是學語文最好的方法,吃飯時特意坐到她旁邊與她聊聊。我問她看過哪些中文的小說,她回答一本都沒有,我很驚訝地說:「你看起來很愛閱讀,怎麼會一本中文的小說都沒看過呢?」她不屑地說:「中國文字又長又臭,拖泥帶水,我不喜歡!」我聽了很驚異,中國文字簡潔,尤其對仗之美是全世界找不到的,還可以把字拆開來作對子,如「十口心思,思國思民思社稷」「寸身言謝,謝天謝地謝君王」。

前幾天是中秋節,有一個拆字對子便是「八目尚賞,賞花賞月賞秋香」。中國人用文字的結構來訓練孩子組合的巧思,用對仗來訓練學生思路的敏捷,是訓練人才最好的方法,所以古代的才子都是腦筋清楚、條理分明、舉一反三的人,如紀曉嵐等。一個人的國文程度好不好,才思敏不敏捷,一作對子便知道。蘇小妹在洞房之夜,出了一個對子,「閉門推出窗前月」,新郎如果對不出來,便不能進洞房,秦少游對不出來,蘇東坡急了,偷偷丟了一顆石子入池塘,秦少游便說:「投石沖破水中天」,對得非常好,成為千古佳話。這種需要立即的反應,就地取材的能力其實就是創造力所需的能力。

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要娶杜翰林的女兒杜月芳時,杜小姐要試試文徵明的才學,便指著石旁的海棠說:「花裡神仙,無意偏逢蜀客」因為海棠叫花裡神仙,又稱蜀客。文徵明看到窗外有竹子便說「林中君子,有心來覓湘妃」竹子有君子之稱,有一種竹叫湘妃竹。回答得不但好,而且和情境相扣,因為這次的不期而遇(無意偏逢蜀客)其實是求親(有心來覓湘妃)。所以要作對子,不僅要有急智,也要有寬廣的背景知識,不知道海棠叫花裡神仙便對不出來。

而沒有知識是談不上發明的,背景知識來自閱讀,所以說創造力的根本在閱讀,兩者的神經機制是相同的,都是需要舉一反三的能力。薛丁格(Erwin Shroedinger)曾說:「創造力最重要的不是發現前人所未見的,而是在人人所見到的現象中,想到前人所未想到的」中國的謎語正是這樣。會猜謎的人特別會想到這個字另外的意義,如「車禍,打成語一句」,謎底為「乘人之危」,在這裡把動詞「乘」,解釋為「乘客」的「乘」,猜燈謎就需要腦筋靈光,轉得快,一個字的多重意思要在最短時間之內激發出來,這不就是創造力的基本條件嗎?

其實中國也有很多才子佳人的小說,如《兒女英雄傳》、《唐祝文周四傑傳》、《紅樓夢》等,比《清秀佳人》更好看,而且在看小說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把古代的生活習慣、社會規範都看進去了,更增加對自己文化的了解,只是我們現在只崇尚西洋,孩子會看英文小說,不會看中文小說,我覺得很可惜,失去了作中國人最大的樂趣———從讀古典小說中欣賞中國文字之美與意境之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g Fish 的頭像
    Big Fish

    BigFish自由自在的魚《●)))><

    Big 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