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盈達旅遊在柬埔寨的第二天(1/28),我們開始參觀古蹟廟宇。
領隊和導遊說早期只有小吳哥、大吳哥和塔普倫寺幾個大廟,
而我們這次五天的行程,有兩天半都在參觀廟宇古蹟,
且無需長途拉車,可見古蹟的密集程度。
這邊的寺廟大致分為兩類,一種是祭拜佛陀的佛教,
吳哥王朝全盛時期的國王Jayavarman VII
(1125-1215,音譯成闍耶跋摩或加亞華爾曼七世)
篤信佛教,所建寺廟皆屬於佛教寺廟。
另一種是印度教,祭拜的主神有三位,
分別是創造神梵天、破壞神濕婆,和維護神毗濕奴。
一早趁著天氣還未熱,從寶劍塔(卜力坎神殿Preah Khan)西門進入,
此寺是1191年吳哥國王Jayavarman VII戰勝占婆人(現屬越南)所建,
據說寶劍供俸於此,不過早就不見了,
另外,這寺廟同時也敬獻給他的父親Dharanindravarman II。
入口處兩旁柱子上的佛像都已被破壞,
是因為其後的八世國王信仰印度教,於是就把佛像挖掉。
寶劍塔的外圍城牆長800公尺、寬700公尺,佔地56公頃,
外圍有護城河,不過橋都是實心的,水並不相流通。
橋的兩側有兩排在拔河的天神和阿修羅,
他們兩邊為了取得長生不老的甘露,
抱著作為絞繩的巨蛇(龍)翻攪乳海,
這景象和七頭巨龍在吳哥窟某些古蹟入口處都看得到。
柬埔寨的神話裡蛇也就是龍,兩種相通。
入城前,牆上有高大的迦樓羅(Garuda)守護著,
祂又稱為金翅鳥,是印度神話中的巨鳥,毗濕奴神的坐騎,
上方壁龕中的佛像也是已經被破壞。
祂手上抓著印度神話中的蛇神那伽(Naga),是迦樓羅的死對頭。
佛教中將這兩個神話角色收為護法天龍八部之一,
也就是以天眾、龍眾為首的八種神族護法隊。
金翅鳥的形象隨佛教傳入東亞和中亞地區,
所以這些地區的國家也普遍存在著此鳥的神話故事;
那伽進入中國,在漢傳佛教則成了龍。
門口的兩個侍衛石雕有一個已經不見,
更別說剩下的一個頭也不翼而飛,
這些古蹟在剛開始整理時,有些人會偷去賣,現在當然是違法的。
還好手上寶劍仍然緊緊握住,
據說寶劍寺名稱的由來,另有一種說法就是這裡的許多石雕手持寶劍。
這是第一個進入參觀的廟,很新奇,感覺處處古意,
每個窗和廊都能拍,到後來就發現許多廟都看得到。
陰陽具組合台在吳哥窟的寺廟裡有很多,通常只有一組,
這是有三個洞的陰陽具石台,代表著印度教的三大主神,
就是創造神梵天、破壞神濕婆,和維護神毗濕奴。
寺廟主體呈十字型,四側長廊延伸至主塔,
每一層門由外往內越來越低,是闍耶跋摩七世對父親表達尊敬的方式,
也是運用此設計,要進入的人逐漸放下身段。
一層一層的門廊石柱,拍起來很有層次,
這個景也是很多地方都能找到的。
還是有很多石塊散落,並未完全整建好。
牆上精美的石雕,好像坐在樹下的修行者,
可惜我們跟著導遊走,沒跟上聽不見解說,隨意看看就趕緊跟上。
這是一具保存很完整的陰陽具,陽具代表濕婆神,
許多印度教的廟宇裡都看得到。
寶塔就是寺廟正中心,裡面存放著闍耶跋摩七世的父親的骨灰。
四周牆上有許多的洞,是以前用珠寶裝飾的地方。
看完寶塔,往北邊的門離開。
吳哥窟有不少高大的樹,其中有不少油漆樹。
美麗的長廊,上方屋頂都是用大石頭堆上去的。
這騎在牆上的大樹,在塔普倫寺最多,
我查閱英文資料,顯示學名是Tetrameles nudiflora,
再用它搜尋中文,是四數木,
並不是之前我聽過的kapok熱帶木棉樹。
北邊的門口也有乳海翻騰裡天神和阿修羅抱著巨龍的景象。
護城河邊發現疑似臘腸花,花蕊生長方式和凌霄花有點像。
吳哥窟雖然處處都是森林,有高大的樹,但地上卻都是灰塵,
一天走下來,襪子都變紅了,不過這樣的路至少可以降溫一些。
柬埔寨並沒有高速公路,所以這樣的路被戲稱為高樹路。
* * * * *
沒多久就來到第二站涅槃寺(Neak Pean),
Neak Pean的意思是纏繞的巨蛇,跟涅槃沒關係,
我覺得另一種翻成龍蟠寺更適合。
這神廟是在水中央,我們要從水上先走一段木棧道,經過一大片湖水才會到,
外面這片湖水在雨季和旱季時的水量差很多,還好我們到的時候水量還不少,
遠處有些枯木,近處有睡蓮和莕菜,增添不少美感。
這是地雷受害者組成的小型樂團,像這樣的樂團有好幾團,
我們在幾個著名的古蹟入口都有看到,團員們大都會慷慨解囊。
微笑國王加亞華爾曼七世(Jayavarman VII)在位時進行許多建築工程,
這涅槃寺算是一座寺廟休養所,供奉婆羅門教,
在當時是個大醫院,就用聖水來治療,聽起來有點無稽之談,細究之後還是有些道理。
木棧道走到底,有五個水池,就是涅槃寺,
不過只有北邊水池的區域有開放,其他都無法接近,所以看不清楚。
中間的方型水池七十公尺見方,四邊各有一個二十五公尺見方的較小水池,
中間的池水可以透過小洞往四個小水池流出,出水口就在看似小廟的裡面,
東邊出水口是人頭,西邊是馬頭,南邊是獅頭,北邊是象頭。
四個小水池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代表相對應的地、風、火、水四象,
水池裡放了不同的草藥,分別治療不同的症狀,就像現在說的藥浴,
而症狀就用四象來分,與中國的五行有點類似。
大池中間有個佛塔,在七層臺階上,四面都有菩薩像,
所以此地除了可以作生理上的藥浴,還可以得到心理的安慰,
同時兼顧了生理和心理的治療。
塔的底部有兩隻巨蛇纏繞,七個頭的蛇頭面向東方,就是這個寺廟名稱的由來。
蛇頭前面有個飛馬救人的雕像,那是菩薩化身為馬去救許多翻船人的故事。
參觀完涅槃寺,沿著原來的木棧道往回走,走在水上的感覺還蠻不錯的。
大家把腳跨一步出來拍照,這天有五個人穿著同個牌子的鞋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