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6大屯自然公園 (1).JPG

 這個季節說到大屯山,大家想到的應該是滿山芒花,

不過想去的地方太多,我到現在還沒到大屯山賞過芒花。

倒是春天經過兩次,03/06那次天色已晚,自己一人只遠拍了一張,

知道有櫻花和杜鵑花盛開,打算過幾天再來。

 

20120310大屯自然公園 (1).jpg

03/10再來,盛開的杜鵑迎接,花色和樣子都不同,

品種眾多,我沒好好去研究。

 

20120310大屯自然公園 (2).JPG

天氣其實不好,大霧籠罩著,

不過遊人不少,我們就進去巡禮一下。

 

20120310大屯自然公園 (3).jpg

有兩對新人不畏風寒,正在拍照。

這裡海拔較高,有些少見的高山植物會在這裡現蹤跡,

右下方這張是某種薊,台灣有稱做雞角刺的,還有拿來做產品。

 

20120310大屯自然公園 (4).JPG

這裡有幾棵白色櫻花剛開,我也是前幾年經過才發現它們。

 

20120310大屯自然公園 (5).JPG

花瓣又薄又透很漂亮,和陳大哥家旁邊的那棵很像。

有人說是薄墨櫻,據說歸類於吉野櫻,

三月中左右開花,算是晚開的櫻花。

 

20120310大屯自然公園 (6).jpg

前幾天看到的粉紅色櫻花還開著,這裡又看到兩種杜鵑,花比較小。

 

20120310大屯自然公園 (7).JPG

走進步道,看到了菁礐池,上面兩個圓形是浸泡池,下方長方體是沉澱池,

這是清朝時,先民製作藍澱/靛的池子。

菁指的是藍染的原料植物大菁,礐是坑池的意思。

摘下大菁的葉子,一個浸泡池放入一百餘公斤,

引入溪水發酵一至四天後,將爛葉子打撈起來,

剩下池內的藍液加入十斤熟石灰打藍,充分攪拌使藍泡沫變白才停止。

此時將藍液排入下方的沉澱池,靜置一天後慢慢沉澱,

將上層液體排出,剩下的就是藍泥,

可用棉布袋裝,再經一天瀝乾,就能拿到菁行販售,

不過藍澱還要加入氫氧化鈉的鹼性液溶解,再用還原劑還原成隱色性染液才能染色。

台灣1880年的外銷產業,藍澱以重量計排名第三,以金額計排名第一,

是台灣這塊土地重要的歷史記憶,把菁礐池保存下來別具意義,

幾年前我就曾看過MIT台灣誌節目介紹過。

 

20120310大屯自然公園 (8).JPG

繼續沿著步道走,盛開的粉紅色櫻花引人駐足拍照,

 

20120310大屯自然公園 (9).JPG

我想應該是昭和櫻。

20120310大屯自然公園 (10).JPG

 

20120310大屯自然公園 (11).JPG

山上的霧氣稍開,還能見到倒影。

 

20120310大屯自然公園 (12).JPG

地上有許多這種小草,好像是花蓼(ㄌㄨˋ)。

 

 

20120310大屯自然公園 (13).JPG

這裡有一區種了楓樹,等到成林應該蠻可觀的。

 

20120310大屯自然公園 (14).JPG

美麗的木棧道兩旁花木扶疏,走起來很舒服。

 

20120310大屯自然公園 (15).JPG

不知名的黃綠色小花

 

20120310大屯自然公園 (16).JPG

比人還要高的朱紅色杜鵑,叫人看得滿心歡喜。

 

20120310大屯自然公園 (17).JPG

山上的霧,其實就是山下的雲,我們在雲裡,好像在仙境一般。

 

20120310大屯自然公園 (18).JPG

大屯自然公園位置較高,一年四季都蠻涼爽的,

公園裡有些步道,很適合走走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g 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