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82-3024718834.jpg)
2012/07/29 早上先到美泉宮,十一點左右回到市區,目標是霍夫堡冬宮,
進入霍夫堡宮之前,先沿著戒指路繞一圈,一路上有許多建築與重要機構,
今天用谷哥地圖研究了一番,才知道上一篇的分離派會館已在附近,
前一晚去過的美景宮也不遠,更別說歌劇院就在環城大道上。
這條路是內城區的一條環形道路,
圍成一個圈,像戒指一樣,也可翻譯成環城大道,
德文叫做Ringstraße,那個奇怪的ß代表著ss,所以也可以寫成Ringstrasse,
就是 ring street的意思,直譯也就是戒指路了。
它原是十三世紀的城牆,1850年城牆成了交通障礙,
當時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在1857年下令拆掉城牆重建,
他將這條路設計成林蔭大道,新建築的位置和功能也都有規劃,
主要是用來展示哈布斯堡王朝的顯赫與榮耀。
我們依著順時鐘方向先往北,首先看到的是國會,
這希臘神殿的建築看起來好莊嚴,有點像法院。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82-2564207564.jpg)
國會後面這棟華麗的建築是市政廳,跟匈牙利的國會大廈似乎有些相似。
接著過了有綠樹的公園就是維也納大學。
再過條街,往城外望過去可以看到新哥德式的尖塔和鐘樓,
那是在1856年到1879年之間所建的天主教沃蒂夫教堂(Votivkirche),
1853年皇帝遇刺但保住了性命,
為了感謝天主護佑,就在遇刺的地方建立了這個教堂。
沿途導遊滔滔不絕的解說,不過我聽得有點迷糊,
匆匆開過,有些照片照得不好就不放了。
最後繞到河邊,又繞回市區,經過市立公園和歌劇院,
到了瑪麗亞特蕾莎廣場,在此下車,徒步進入內城區。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84-2932946484.jpg)
瑪麗亞特蕾莎廣場中間有瑪麗亞特蕾莎女皇(1717~1780)的雕像,
左右各有一棟蠻壯觀的建築,分別是藝術史博物館和自然史博物館,
後面的博物館區Museum Quartier(簡稱為MQ)是一大棟建築,
看過去好像是這廣場的一部分,查資料才知道還原來隔著一條馬路,
博物館區原本是皇家馬廄,1998年開始花了三年重建,2001年開幕,
其實是好幾個建築的組合,裡面駐紮著大大小小幾十家藝術機構,
喜歡藝術的人可能會想去看看,要是我自己再去我應該會想去。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84-1755062108.jpg)
瑪麗亞特蕾莎廣場的對面就是霍夫堡宮所在地,
走進這個新古典主義的Burgtor大門就是了,
裡面很多棟,分別在不同時代所建,蠻大的。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85-904694862.jpg)
一進入,右手邊就是1913年完成的新堡,裡面有兩個博物館,
另有古代樂器和軍事武器的收藏展覽,國家圖書館也在這裡,
新堡前面的騎馬雕像是美景宮的原始主人歐根親王。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85-3289937185.jpg)
左手邊是英雄廣場,雕像是卡爾大公/特申公爵(1771~1847),
在法國革命時開始從軍,拿破崙戰爭中曾有力箝制拿破崙的進軍,
是奧地利史上的重要將領。
雕像後面有個人民公園,後面的建築就是之前環繞環城路時看到的市政廳。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86-1785568891.jpg)
英雄廣場旁邊這棟Leopold樓最早是在1660年皇帝Leopold一世所建,
1683年遭受土耳其攻擊後有重建,目前是總理辦公的地方。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86-572686906.jpg)
另一棟連接到新堡、外面插了許多旗子的是會議中心,
1958年對外開放,裡面有好幾個廳室,其中節慶廳是霍夫堡裡最大的廳堂,
裡面還有十七世紀建的表演廳,海頓、帕格尼尼和李斯特都曾在此表演,
連貝多芬的第八號交響曲都在這裡首演。
而連接到下一區Swiss Wing的一個部分,有個拉德茲基將軍公寓,
那是為了肯定拉德茲基(Radetzky 1766~1858)將軍
1848年(已接近八十歲!)在義大利戰役中的功績,
特地讓非皇室成員的他住在皇家冬宮裡。
說了好多皇帝和將軍,這位將軍大家可能也沒聽過,
但是老約翰史特勞斯曾寫了一首拉德茲基進行曲,
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最後都會演出,就是要拍手的那一首,
我想大家應該都有聽過。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87-3460570303.jpg)
穿過Leopold樓,來到堡內廣場,這幾棟建築外牆的裝飾都很精緻美麗。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87-1077729829.jpg)
右手邊有一棟Swiss Wing,在十三世紀就已經建立,
從紅黑色的門進去是一個方型中庭Swiss court,
裡面有個十五世紀建的哥德式教堂,
還有收藏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奧地利皇帝的徽章和服飾的國庫,
右邊的樓梯上去就是教堂,也是維也納兒童合唱團練習的地方,
我記得領隊有提到,週日早上早一點的時候,可以到這地方跟他們拍照。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87-938391606.jpg)
走過堡內城堡,來到一個挑高圓頂的通道,採光好,看起來也很氣派,
這裡一邊是西班牙馬術學校,
一邊是博物館和展覽室,茜茜(Sisi)公主博物館就在這裡。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88-4241157637.jpg)
這通道上看得到影片播放介紹西班牙馬術(左上),原來奧地利崇尚西班牙馬術,
甚至有華麗的廳堂可欣賞馬術表演,他們使用的馬是Lipizzan品種,
初生時是鐵灰色毛色,皮膚是黑的,慢慢長大時髦就會漸漸變白,
不過牠們不是白馬品種,白馬的皮膚是粉紅色的。
走出皇宮,正前方是個廣場,有部分圍起來,
走近一看,好像是羅馬廢墟(左下)。
右前方有個簡約古老的聖麥可天主教堂(St. Michael Church)(右),
是維也納最古老的教堂之一,通常教堂以主保聖人命名,
這教堂的主保聖人就是大天使麥可,
最早紀錄是1221年立基,多次變更後,1792年就沒再改變過,
融合了羅馬式晚期與哥德式初期的建築風格。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88-3734583420.jpg)
要往名店街走去之前,先往回望宮殿,中間就是有廢墟的麥可廣場,
右邊牆面正在整修,那兩幅畫就是西班牙馬術和茜茜公主,
正是眼前這棟建築裡左右兩翼可以看到的展示。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89-3052024876.jpg)
聖麥可教堂旁這一棟黃色建築上鑲著一塊牌子(左及右上),
表示Pietro Metastasio住過這裡,查了一下,
Metastasio(1698~1782),是著名的義大利詩人與歌劇編劇家,
我唱歌劇選曲都不知道他,哇,在維也納真是到處都能呼吸音樂。
路上看到有人牽著兩隻狗,一隻好像賤狗,一隻好像是法國鬥牛犬,
到國外,走在路上還蠻常遇到有人牽著狗呢。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89-2249942570.jpg)
才走幾步路,又有一棟標示著蕭邦住過呢。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90-3031789885.jpg)
星期日的早晨,大家都去教堂,名店街沒開,
再望一眼皇宮,要轉彎就看不到了。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91-4172818185.jpg)
轉過來的這條路更寬敞,路上的人不多,雕像和戶外棚架餐桌不少,
近處這個好像是個井。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91-524346119.jpg)
走到路底,應該是黑死柱紀念碑,真是金碧輝煌。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92-3848749743.jpg)
再過去些就能看到聖史蒂芬大教堂,它是天主教維也納總教區的主座教堂,
今日所見羅馬式與哥德式風格主要是魯道夫四世公爵(1339~1365)發起,
幾百年來,見證了維也納歷史上許多重要的時刻,
這建築看起來就很宏偉,彩色馬賽克屋頂很吸引人,
某個面甚至有哈布斯堡皇家雙頭鷹徽章,我好想進去看看,
不過外牆在整修,領隊也沒給我們時間去,實在是扼腕,
寫文時查了好多資料,好多景點都離得不遠,開始覺得真的可以自由行耶。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93-2114169388.jpg)
領隊推薦接近教堂廣場某個轉角處的冰淇淋店,
旁邊有些白色帶點粉紅的花,好像是軟枝黃蟬的一種,
出國我很克制,只拍比較特別的花喔。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93-1926188491.jpg)
接著要去吃午餐,轉進小一點的巷子,發現有不少可愛的招牌,
記得這趟旅遊剛到德國那天下午我也有拍到。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93-2682072510.jpg)
走到了方濟會教堂,看來在維也納除了呼吸音樂,也時常碰到教堂。
牆上有個標示牌,1603年建立起文藝復興風格的外牆,算是古蹟吧。
看了這些建築不禁要想,怎麼隨便一棟都是古蹟,
台灣的房子好像稍微老舊就拆掉重建,要見到古蹟真不容易。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94-3932626374.jpg)
餐廳就在方濟會教堂附近,中午要吃什麼呢?
是一公尺長的帶肉肋排喔!
餐廳在地下室,這建築看起來也頗有年代。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94-4220192301.jpg)
又是個像地窖的餐廳,點完飲料,先喝麵湯,
然後就是長長的肋排兩大條送上桌,遠遠看起來有點像子彈呢,
大家都說份量太多了,我很喜歡肋排,但是這麼長也太多了。
飯後點心是在地特產沙河巧克力蛋糕,真的好吃,
寫文時我有發現前一天晚上用餐的地方和那沙河飯店也就在附近,
兩天繞來繞去,其實幾乎都在內城區耶。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95-1536857513.jpg)
先用餐完,閒著無聊,就在外面亂逛,
看到一個通道通到一個中庭,好奇心驅使下,就走進去了。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96-2248426133.jpg)
裡面好安靜,而眼前這些爬滿藤蔓的牆,好像森林中的房子喔。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96-3351633647.jpg)
最後要到市立公園,得過環城大道,這戒指路還有分段,每段名稱有點不同。
這林蔭大道走起來感覺像台北的仁愛路或是敦化南路,
中央分隔島上種了許多大樹,空間蠻大的,
戒指路圈起來的這個區域有點像是台北的城中區,也就是最早的台北城,
若將台北城門連結起來的地方也都建設氣派的林蔭大道,
也會是一條環城大道。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3880-1662541086.jpg)
市立公園內的花鐘。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97-783152740.jpg)
小約翰史特勞斯拉小提琴的金色雕像我也來過三次了,印象深刻,
不過沒有一次好好的在公園裡散步,據說還有其他作曲家的雕像。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97-903706961.jpg)
我記得以前是傍晚的時候來,在這裡看圓舞曲的現場演奏和芭蕾舞表演。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097-1086273684.jpg)
依舊是短暫停留後,沿著河岸邊走出去,要離開維也納了,留下許多遺憾。
這次跟上次相距20年,下次是否還會再隔這麼久呢?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