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去年得獎後去領獎的紀錄,得獎當然很開心,不過有點不好意思拿出來說,
這個獎一般人大概不知道,這篇就以介紹此獎與母校校園為主。
離校多年,好久沒有回去,有些陌生。
大門和行政大樓沒變,在門口告訴警衛要來領獎,他就開門讓我進去,
車停在新建築底下,有了地下停車場,停車就方便多了。
中正堂一樣老舊,裡面有個表演舞台和階梯座椅,
以前週會、音樂會、演唱會和畢業典禮都在這裡面舉行。
這一棟是新的,以前這塊地是游泳池和籃球場,現在蓋起了大樓,
仍然有游泳池在裡面,不過上面多了好多教室和辦公室,
頒獎典禮就在這一棟,對我來說是全新的體驗。
來得算早,報到後先拍照,已經忘了是先簽領獎狀,還是只先拿獎狀夾。
稍後與會頒獎的台北市立大學校長和教育局官員蒞臨,
由左而右依序是郭淑芳、丁庭宇、戴遐齡和吳清基,先致詞再頒獎。
去年暑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和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剛合併成為臺北市立大學,
戴遐齡是第一任的校長,看起來還蠻年輕的,
她曾是田徑國手,也曾任行政院體委會主委,那就不難想像能促成兩校合併,
我記得我唸書時就說過兩校要合併,但說了好久,去年才終於併校。
佳音英語創辦人黃玉珮教授也出席,以前英語研習曾上過她的課,
這次佳音英語有贊助一個額外的英文獎項,所以有請黃教授蒞臨。
頒獎分成兩個階段,先頒發標竿獎和特色標竿獎,後頒發特優獎。
本來獎項只有標竿獎、特優、優等和甲等,標竿獎和特優獎有獎金,
後來又找到贊助單位增加特色標竿獎,獎金更多,
但贊助單位可以決定他們想要贊助的特色項目,所以並非每個領域都有。
當天只請特優以上團隊來頒獎,得獎人要事前就到郵局開戶,
當天填寫帳號交回,之後再等獎金直接撥入戶頭。
中場休息時拍各組得獎團隊合照。
我本來也沒聽過GreaTeach全國創意教學KDP國際認證獎,
是同事看到公布的公文決定參加。
我們的參賽教案是結合英語、美勞和音樂課程的教學過程,
最終成果展現則是在藝術與人文領域發表會上的表演(有興趣看成果的請點連結),
因為是英語老師的提議,由她撰寫參賽,所以報名了外國語文組。
那是我上一屆畢業前的成果,回想起來已經是一年半以前的事,
當時以英文劇本為主軸,由兩位英語老師和我準備共八個劇本,
劇中加上英文歌曲,並以讀者劇場的方式讀稿,再用大型紙偶代替真人演出,
全班同學都能參與演出,主要利用我的音樂課練習,算是我監製。
對於過程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我當時的練習過程記錄文章。
我們得到特優,成績公布時有兩個學校,看起來是第二名,
不是刻意設計而去參加比賽,有這樣的成績我們都很驚訝。
不過後來多頒了一個特色標竿獎,我們沒被選上,才知道我們只算是第三名。
聽長官致詞時有提到,得了特色標竿獎的,都是有人文關懷的,
當時我還不太懂,寫文時搜尋到採訪影片,才知道是什麼意思,
如果把我們的知識與生活經驗結合,進而對我們的生活空間產生關懷,
那教學的效果層次會更高,那也才是教育"人"的目的。
上台接受頒獎,報名參加的同事因為此案得獎加分,
去年夏天就完成調到新竹的心願了,後來十月才特地北上領獎。
另一位美勞老師今年八月退休了,此案合作夥伴只有我沒變動。
頒獎典禮之後,看看我以前讀書的校園,
操場還是綠色草地,真難得;
紅色的勤樸樓多年前就已經建好,我有使用到,它的背後一牆之隔就是北一女,
不過我進學校時,那地方只有一棟兩層樓、四間教室的紅磚樓。
藝術館是我所屬的科系館,有好多年的時間我都在這裡學習,外觀還是這麼老舊,
原本是個ㄇ字型的建築,後來裡面又蓋了一棟,變成了口字型。
宿舍就在旁邊,餐廳在宿舍下方的地下一樓,所以這個區塊我走了好多年,
以前練琴、練唱的聲音會傳到宿舍裡,不知道現在隔音設備好點了沒?
行政大樓和司令台一直沒變,以前住宿舍,一早起床要先跑操場十圈。
行政大樓旁有個創立六週年紀念碑,我只好上網查個清楚,
這應該要從民國三十四年的台灣省立台北女子師範學校算起吧,
接著1967年改成台北市立女子師範學校,
1979年開始招收男生,才把女子兩字拿掉。
1987年改制師範學院,2005年改成教育大學,2013年才變成台北市立大學。
這歷程的變化還真多,我竟然是其中的一部分。
其實最早是在1895年就有國語學堂,
之後也改成師範學校,不過當時是日治時期。
走到這兒,是要來找老樹的,沒想到只剩下紀念牌。
這是一棵很大棵的菩提樹,我記得曾在某個夜裡,在樹下吹風吹了好久,
沒想到這麼大棵的菩提樹竟然生病枯死了,有些驚訝與悵然。
學校不大,站在操場邊就可以一眼望盡,
另一邊還有科學館和圖書館,就沒過去看了。
要回家時,猛一抬頭,才注意到前庭裡這些傳說中的藍花楹,
以前沒有這些藍花楹的,長得還真高,
不過開花時的花況似乎不是很盛大,
所以我也沒有特地跑來這邊賞花過。
回學校的機會不多,平時也不會特別想念,
不過再次看到以前讀書時的環境,
想想那些時光還是蠻值得懷念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