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社會科學裡,我喜歡研究地理和文化,對歷史最不感興趣。地理和文化會有變異,但大地不會移動,最多只是疆界變化;而文化也還是文化,多了習俗演進罷了。但是歷史不同,歷史所記錄的是人、事、物,如果由不同的人做記錄,就可能不同,或是當下記錄不夠詳細,後來的人要了解歷史上發生了什麼事,就算當時有人做了記錄,要還原真相也是很有難度。其實,別說遠古的歷史發生了什麼事我們無法全盤了解,就算現在發生了什麼事,親眼目睹的兩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說法和解讀,所以,我總覺得歷史很難決斷。
雖然歷史不是我的最愛,但聽聽故事還蠻有意思的。當我看到《都是孔子惹的禍?》這書名,不由得好奇起來,被稱為至聖先師的孔子,到底惹出了什麼禍?我不得不說,這書名取得很好,因為這本書十年前在大陸是以《歷史的點與線》書名出版,這書名聽起來像教科書,若是以這名字出現在我眼前,我很可能會跳過。這書在大陸曾經很暢銷,後來又被禁,可見引起許多關注。看過此書後,發現作者魏得勝先生順著時間講述各朝代興衰發展的重點,有許多是歷史課本不會寫的事,讓我看到不同觀點。雖然有些觀點我不是很認同,但很慶幸我沒有錯過它。
依據本書分析,撇開傳說時代三皇五帝以前不說,從三千多年前比較確定真有歷史的周朝算起,中國人雖然改朝換代,但一脈相傳,可說都是專制政府。以前帝王們一開始建立江山時都很殘暴,兄弟殘殺時有所聞;江山穩定後開始對人民專制,自己卻過著奢華生活;接著就自然走向腐敗滅亡之路。把這模式拿到現代來說,無論是中國還是台灣,雖然政體已經改了,沒有皇帝,但也還能在一些領導人身上看得出這樣的影子和思想,真是根深柢固,不知道該說是大家經過數千年已經被制約,還是中國人的人性就是如此?仔細想想,其實國外也不乏這個模式的例子,或許人的天性就存在這個模式吧。
專制簡單的說就是主政者說了算,下面的人對主子唯命是從。書中提到許多例子,我們就來說說孔子那一段,我們知道孔子建立禮樂制度,但從未在歷史課上學到他生性兇狠,有專制主義的權力意識,想要了解得這麼細,非得博覽群書!而歷代政權想要箝制人民的思想,就會搬出孔子,大搞尊孔祭孔,作者就把專制的開端,算在孔子的頭上。我個人認為,就算孔子的儒家思想有優點有缺點,但孔子並沒有強迫大家一直拿來用,後代的人可以決定要不要用,所以專制的是主政者,怎麼可以因為他的思想學說一直被拿來用,就把賬都算在孔子頭上呢。時至今日,民風開放,除了學校考試或許還是要讀,個人可以自行判斷是否要追隨他的思想,不是嗎?不過如果代代相傳都尊儒,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到現代還是被制約也是可以想見的。
閱讀本書,啟發了我一些不同的想法和判斷,想想中國人的模式幾千年來都一樣,期待未來不再是專制的政體,或許我們也能學習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走出自己的一條路,改變未來的命運。
【作品介紹】
歷史鬼才魏得勝
繼《漢室江山興衰史》《大宋帝國亡國錄》《慈禧與她的帝國》,全新刻劃中國歷史新風貌,澈底反思儒家思想、奴役制度與專制政權。
本書曾榮登中國圖書暢銷榜,卻因太過熱賣,反遭封殺禁售!全新增訂版,一刀不剪,台灣犀利上市!
本書敘述中國歷史的點滴,揭示專制主義在中國的生成與演進,既有小說之精彩筆法,亦有對史實的透澈剖析,揭開你未思考過的中國歷史。華人文化重視的儒學思想是專制主義的開端,尊孔祭孔出自黨派或政權的策劃,十之八九沒有好事,或者乾脆說就是愚弄人民,歷來統治集團重用儒家是因為有助於鞏固政權。唐太宗李世民的殘暴可比秦始皇,他與魏徵的君臣佳話都是假的;大明帝國的建立與穩固靠的也是朱元璋和朱棣的大屠殺……。
【作者介紹】
魏得勝
著有《大宋帝國亡國錄》《慈禧與她的帝國》《秦淮河》《漢室江山興衰史》《另類人生》《風中的文化帝國》《歷史深處話名著》《慈禧與她的帝國》等書。
《漢室江山興衰史》入選第68梯次「好書大家讀」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雜文選刊》讀者評為「我最喜歡的五位雜文作家」之一。
中國暢銷雜誌《讀者》的首批簽約作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