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晚餐後來到表演場地大約七點半,大家慢慢的往上爬,
先在表演場地外的地標拍照,再往表演會場移動。
封禪大典是泰山獨有的古老禮儀,構成泰山崇拜與信仰的重要內容。
這禮儀的執行者是歷代帝王,格外特別。
封指的是在山頂築圓壇祭天地,增泰山之高以表功於天;
禪是在山下築方台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報福廣之情。
到泰山舉行封禪祭祀在中國歷史上是很隆重的大典,
帝王如果能到泰山封禪,就是天下太平、國家興旺的象徵,
也代表著皇帝做得很成功(是真龍天子),
所以歷史上皇帝們也將能到泰山封禪視為一個追求的目標。
而【中華泰山‧封禪大典】大型實景歌舞秀是就以泰山文化為創作素材,
通過秦、漢、唐、宋、清五朝皇帝登山封禪的歷史背景為創作主線,
主要表現華夏民族敬畏天地的精神,
頌揚中國歷史文化所呈現的天人合一精神。
大型實景表演是在戶外,座位區也是在戶外,
要是下雨的話就無法觀看了。
座位不少,我們算早到,後來也幾乎坐滿了,
除了我們這樣的觀光客,感覺也有不少中國內地人。
一開始請了書法家當場揮毫拍賣作品,
現場遊客蠻捧場的,賣了好幾幅。
結束書法拍賣,約八點才開始表演。
劇就從兩旁山徑有挑夫走進來的序幕開始。
實景演出是目前中國流行的演出模式,
使用180度全景式的自然山水做舞台。
加上現代的聲光技術、舞蹈表演和大規模的演員陣容來演繹封禪大典,
場面浩大,蠻震撼的。
這個劇是梅帥元策畫的,據說是實景演出的始祖,
他開始做印象‧劉三姐之後,知名導演張藝謀才加入做導演。
舞台中間也有山路設計。
兩邊是活動階梯,有時會合起,有時打開到兩旁。
故事就從老爺爺跟孫女說起泰山的故事開始。。。
泰山封禪其實就是歷代帝王炫耀政績的典禮,
皇帝治理出盛世,就會去登泰山行封禪大典,
他們在泰山上銘功頌德、揚名顯號,
其中就以秦、漢、唐、宋、清的封禪故事來演繹。
第一幕就是秦朝,金戈鐵馬。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皇帝就是秦始皇。
秦王封禪大典主要是軍祭,場面很壯觀。
用燈光打出馬車的樣子。
第二幕是漢朝,儒風雅樂。
好多的編鐘、編罄和樂舞表演。
韶樂大典,重視禮樂的表現。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漢武帝
第三幕來到唐朝,盛世氣象,
開放的朝代,各國使節都在最強盛的唐朝來到中國。
日本(倭國)
高麗
波斯
印度(天竺)與阿拉伯(大食國)
霓裳羽衣舞是宮廷樂舞,
原曲是描寫唐玄宗飛到月宮見到仙女的神話。
霓裳羽衣曲在開元、天寶年間一度非常盛行。
對比非常強烈的燈光設計。
唐高宗上泰山封禪。
後來武則天也出現了,
不過據資料記載,她好像是去嵩山封禪。
武則天出現的場面很華麗。
走向唐高宗。
這是第一次有中國女子出現在封禪大典。
唐朝之後,就是宋朝,藝術王朝。
舞台階梯打上水墨畫背景好夢幻,
宋真宗就坐在那兒寫字。
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瘦金體,是個文風鼎盛的朝代。
第五幕感覺丕變,一看就知道是清朝,康乾盛世。
好多隻紅色飛龍當背景,演起京戲來了。
編纂康熙字典也是重要政績。
展現出民族大融合。
騎馬打江山的康熙皇帝
爺爺說完了故事,如夢一場,古人都走了,泰山還在。。。
有一群參加成年禮的孩子在泰山之巔宣示成人。
搜尋了一下網站,泰山真的有成人禮活動,這個意義不錯。
表演結束後,全體演員到前台謝幕,整個表演大約一個半小時,
科技聲光設計很炫目,表演陣容龐大,果然是大格局製作。
看完就回飯店休息了,隔天早上是重頭戲,要去登泰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