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份到花蓮參加原住民部落探源與循跡踏查的第二天(2/7),
請到噶瑪蘭族潘朝成老師領路講解,接著的第三天也是由潘老師陪同。
車子從家樂福旁邊開進去,我們在嘉里國小後方下車,開始講解與步行,
原來嘉里村是噶瑪蘭人在1840年左右從宜蘭加禮宛港(今冬山河接蘭陽溪出口處)
移居北花蓮時建立的村落,位於美崙溪北岸,也稱為後山的加禮宛,
族人稱為加禮宛人,現在也還有族人居住在此。
若沒有介紹,真的不知道這裡曾是噶瑪蘭部落,
通常提到噶瑪蘭族部落,想到的都是有海岸梯田的新社部落。
這裡剛好有一小塊空地,大家圍著老師聽講。
如果有需要,旁邊也有廁所可使用。
空地旁邊有個永安堂。
潘老師告訴我們,偕、階、修是噶瑪蘭的特色姓氏,
會姓偕是為了紀念馬偕神父在宜蘭為族人治病傳福音。
在建廟捐款名單上可以看到好幾位姓偕,可見社區中確實有噶瑪蘭族人。
我想起在學噶瑪蘭歌曲時,曾見到填詞者的名字也姓偕,當時就覺得很特別。
老師介紹了一部分,我們就開始走近村裡。
噶瑪蘭人原居住於蘭陽平原,十八世紀末清朝派人開墾宜蘭,
於1812年設立噶瑪蘭廳,當時蘭陽溪以北有20個部落,
因為漢人壓迫,於是1840年左右以五結鄉加禮宛社人為首南遷,
來到花蓮新城鄉北埔、嘉里一帶,建立了六個社,因為以加禮宛社人為主,
就自稱為加禮宛人,其實也就是現在說的噶瑪蘭人。
西邊與撒奇萊雅族為鄰,北邊能抵擋太魯閣族侵襲,兩族基本上和平共處。
直到1878年,清軍缺糧,加禮宛人遭到壓迫,聯合撒奇萊雅人一同反抗,
是為歷史上的加禮宛事件(戰役)。
此戰役原住民族戰敗,加禮宛人往南逃躲,大部分人遷到東海岸,
有些則寄居在阿美族部落中,只有少數還留在加禮宛本社,也就是我們走進的這個村。
關於戰役的部分,當天下午安排到撒奇萊雅族國福部落的戰役紀念碑,
再來介紹撒奇萊雅族的部分。
走進巷弄裡好安靜,看到一些老舊的平房,感覺好像時光倒流。
我們一群人走進巷弄,好些居民好奇的探頭出來詢問我們是哪兒來的。
嘉里應該是加禮宛的諧音來的,
巷弄牌子蠻漂亮的,上面的兩隻魚好像就是曼波魚(翻車魚)。
從嘉里一街轉到嘉里二路,走到底就是嘉里三街。
過了馬路就是保安宮。
這個廟不小,供奉的是玉皇大帝,前方也有廣大廟埕。
此廟始建於清光緒26年(1900),至今已有123年,歷史相當悠久。
據說是由一漁民自宜蘭頭城草嶺慶雲宮恭請玉皇上帝聖尊至嘉里鎮境庇佑,
一開始只是土牆茅草的建築,十多年後改建成紅瓦石壁的廟宇。
民國四十年花蓮發生7.3級強震,廟宇全毀,只有聖尊安然無恙。
翌年重建成三川式廟宇。
民國72年提議擴建,十年後竣工,為七星式建築法,才有今日的規模。
小小休息之後,我們沿著嘉里二路往下走,來到須美基溪旁。
沿著溪邊小路走很安靜,道路兩旁有成排的大樹,環境相當清幽。
我們的目標就是這個溪畔公園,裡面有個大石碑。
上面寫的是新城鄉噶瑪蘭沿革,民國91年立的碑。
噶瑪蘭族因為戰敗四散,又因為是平地原住民,所以早期並未被列入原住民九族之中。
1980年開始,偕萬來帶領族人尋根,並努力爭取正名,
終於在2002年被認定為台灣的第十一個原住民族,
族人也在努力的復振語言與文化。
不過正名後,只有原本登記為阿美族的噶瑪蘭族人被認定為具有原住民身分,
少部分花東族人與宜蘭的族人由於未在政府開放平埔族登記平地原住民時登記身分,
按照目前規定無法再次登記,所以還有些族人無法恢復原住民身分。
石碑旁種了大葉山欖,不過潘老師說這樹與噶瑪蘭族沒什麼關係,
只能說是出自於人的聯想與想像,於是有了新的連結。
據說在宜蘭的噶瑪蘭族部落可以常見到它,與噶瑪蘭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後來在復振運動過程中,為了懷念祖先,
就把宜蘭的大葉山欖樹苗移植到新部落,也轉換成族群認同標記。
公園的外圍有幾張噶瑪蘭族的簡單介紹,潘老師覺得該維修一下了。
這張最後提到編織香蕉絲的技術,也就是我們第三天要去新社的行程喔。
大家坐在樹下休息乘涼,交換意見,然後才走回路口,搭車前往下一個地點。
沒多久來到花蓮市豐村的延平王廟,也就是祭祀鄭成功的廟,
是花蓮縣內最早興建的廟宇,可說是花蓮市歷史的起點,
想要認識花蓮歷史,就應該要從這裡開始!
下車後大家聚集在左前方閱讀此廟紀要。
清朝咸豐元年(1851),台北淡水人黃阿鳳邀集十六股東與民工到奇萊(花蓮)開墾,
行前特地至台南恭迎延平郡王與其部將甘輝、張萬禮神像到花蓮設案祭祀,稱復興庄。
咸豐九年(1859)建宮隆重祭祀,以庄為名,稱為復興宮。
光緒十六年(1890)首次重建,民國四十年與七十五年各遭一次大地震損毀,
後來採用鋼筋混凝土建材,才有今日的規模。
從1859年至今2023年已有164年,歷史頗悠久啊!
殿內主祀延平郡王,配祀五穀先帝與福德正神,
當年死於防衛、疫病或病故的先賢靈位,也放在宮內左側祭祀。
廟前有兩個石碑引起我的注意,上面日期都是昭和十年十月十日,
左邊上面刻的字是"蘇清秀寄附金五百圓立",據說相當於現在250萬元。
另一個石柱碑刻的是"至在東瀛捐軀拓地守孤忠"。
兩座石碑都是由當時在地鄉紳蘇清秀及其子媳修建。
瞭解了歷史,我們再進廟參拜。
大殿主祀國姓公,他的身旁也有其他神祇,
從台南帶來的國姓公元尊歷史悠久,小小一尊,也在其中。
潘老師特地帶我們看左側的地藏王菩薩,尤其往前近看左側這塊牌位。
上面有個名字叫做武突巴燕(靠近中間「時」字左側),看起來就是原住民的名字,
可見當時就有原住民居住在此庄。
完成了早上的加禮宛社與花蓮最早興建的廟宇復興宮探索行程,
也該休息一下,補充體力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