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同事研讀碩士主修鋼琴演奏,畢業要辦鋼琴獨奏會,就在系館裡的音樂廳,

我和幾位同事都來捧場。

這裡也是我的母校,早期只有台北的兩間師專有音樂科,所以北上就讀。

畢業三十多年了,校名改了三次,但校園沒太大變化,

也一直是臺北市所屬的最高學府。

 

臺北市立大學最早創立於1895年,稱為學務部芝山嚴學堂,

後來改稱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與台北師範學校。

1945年之後是台北女子師範專科學校。

1979年開始也招收男生,我唸的時候已經是台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

我入校後隔年改制為師範學院,我們與師院生同一年畢業分發。

2005年後稱為臺北教育大學,2013年與臺北體育大學合併後稱為臺北市立大學。

 

(2).jpg

進了大門就可以見到行政大樓,第一次發現上面寫著臺灣高等教育第一校,

中間的空地還蠻寬的,適合辦活動。

 

(3).jpg

左手邊是圖書館,非常新穎,110年才剛完工啟用。

 

(4).jpg

右手邊是中正堂,裡面是大禮堂,重要的集會與典禮都在這裡舉辦,

也可以辦音樂會。

樓上以前曾是上羽球課的地方,也有些琴房,不知道現在是否有變。

 

(5).jpg

中正堂旁邊是後來建的公誠樓,以前這里有戶外露天籃球場與游泳池,

現在游泳池還是在這裡面,但多了不少教室和演講廳。

 

(6).jpg

從操場看公誠樓。

右邊角落木圍欄處以前有一棵很大的菩提樹,幾年前枯死了,好可惜。

 

(7).jpg

通過行政大樓就是操場,周圍還有一些校舍,校園也就這麼大(小),

常會被戲稱一眼就望盡了校園,校園太小,很不像大學。

不過地點就在博愛特區裡,和北一女背對背,又靠近總統府,

在這地點是不可能擁有很大的校園。

操場西側現在有排球場和籃球場,以前這裡並沒有這些球場。

 

(8).jpg

而眼前的大樓是勤樸樓。

以前的勤樸樓是二層樓的紅磚建築,我第一年的教室就在那兒,

我還在學校的時候就拆掉重建了這新的勤樸樓。

我在學校的最後一年有位美國來的客座教授Dr. Burkart帶著妻女一起來,

當時就住在六樓,我常去找她女兒玩,之後也一直有聯絡。

老師2018年過世,師母2019年受邀到台灣來演奏大鍵琴,

當時我就帶著師母回校園走走,也有到六樓去看他們以前住的地方,

現在已經沒有住人,是小會議室。

 

(9).jpg

操場西側是科學館,從外觀看沒什麼變,裡面看起來很亮。

 

(10).jpg

操場東側是藝術館,是音樂系和美勞系所在,也是我上課的地方。

跑道已經是PU跑道,但操場還有種草喔。

館前有棵大榕樹,記憶中沒有這棵樹啊。

 

(11).jpg

藝術館旁就是宿舍,在這裡住過五年耶。

宿舍的地下室有餐廳。

 

(12).jpg

走進藝術館,中庭有草地,正對面就是音樂館,一樓就是演奏廳。

 

(13).jpg

藝術館右側是美勞系的展覽廳,看起來比以前漂亮多了。

 

(14).jpg

來到音樂廳門口,索取節目單,並簽名留念。

 

(15).jpg

階梯式座位很舒適,冷氣很強。

這裡也是我和同學們舉辦畢業音樂會的地方。

 

(16).jpg

同事的獨奏會彈了巴赫、貝多芬、蕭邦和普羅柯菲夫的作品,

一個人要彈將近一小時的鋼琴,真的是很大的挑戰,

光背譜我就沒辦法了,還是唱歌簡單一點。

同事把它完成了,也順利完成了兩年的碩士課程,恭喜她!

 

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校園蠻小的,感覺不太像大學,

不過離總統府和總統官邸很近,治安好,交通方便。

與之合併的臺北體育大學在天母棒球場旁邊,於是另外有了天母校區,

那邊的空間大多了,不過我也沒機會去逛逛,

只知道今年的台北羽球公開賽是在天母校區比賽的。

 

臺北市立大學從以前只有教育學院,拓展道現在有五個學院,

系所可能還不是很多,但如果剛好有想念的科系,可以考慮就讀囉。

 

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一號

電話:(02)2311-3040

 

arrow
arrow

    Big 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