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看到和學歷有關的報導,心裡不斷的有一些想法。

先是看到大學及以上失業率升高,第一次和高中職的失業率相同,看了令人心驚,如此一來,是不是會有很多人認為讀了大學也沒用而不讀了呢?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可能是因為就業市場太差,這時畢業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所以失業率就變高了。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21/4/kzc7.html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25/1/l50k.html

接著看到有報導澄清不要誤解大前研一的「學歷無用論」,學歷無用的說法是在批判升學主義,升學主義之下的學生在學校受到考試制度的僵化,失去思考能力和創造力,這樣的高學歷反而沒有幫助。如果靈活的學校教育能夠啟發人的創造力而不是使人僵化,還是應該接受學校教育的。從近代歷史來看,我們可以舉出一些沒有高學歷的成功企業家,如:王永慶、嚴長壽、郭台銘、比爾蓋茲(Bill Gates)和麥可戴爾(Michael Dell),雖然他們沒有受到完整的大學教育,但是他們都有銳利的眼光,並不斷的自我學習,他們不斷開創與學習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928/17/lc3l.html

第三則新聞則是報導許多公司都會先用有研究所學歷的新人,顯示擁有研究所學歷,已經漸漸成為找工作的最低門檻。從台灣大學錄取率及每年不斷增加研究所的招生人數來看,這一點倒是不令人意外。但是研究所歸研究所,是不是有研究生的真本事,還是另一回事。現在人人都可上大學,大學生素質降低,而氾濫的研究所,就好像再加強大學畢業生素質一般,對於實質能力的提升,似乎沒有多大幫助。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1004/78/lqmr.html

學歷可以代表一個人學習的能力、曾有過的努力、唸過的書、該有的水準和經歷過的環境背景,雖然不是絕對,但在我們完全不認識一個人之前,這些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一個人。既然不是絕對,我們就必須仔細觀察每個人的差異性,好學校有不好的學生,相反的,較差的學校也會有好學生。看看我們的週遭,這種例子比比皆是,所以重點就在個人的態度,而不只是就讀的學校。

臺灣是個注重教育和學歷的地方,沒有學歷寸步難行,雖然學歷不是判斷一個人的唯一標準,但確實是許多人在最初做選擇時的一個重要參考選項。以一個公司來說,在完全不認識應徵者的狀況下,業者自然而然會先用學歷來選擇員工,這總比用臉蛋來選擇員工合理吧?就像一般人在挑選人生伴侶時一樣,當你還不認識一個人,你很自然的就會用一些外在的條件來評斷一個人,雖然不一定合乎期待,但至少是社會普遍認可的標準。當然除了學歷,還有上進心、人品等重要因素需要考慮。


其實我覺得會有越來越嚴重的失業現象,也是因為經濟發展萎縮,如果我們的政府能夠多花點心在輔導企業發展,讓企業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大家找得到工作,我們的失業率應該會比較好一些。

不管有沒有學校唸,有沒有工作做,我還是覺得人的一生就是來學習還不會的事,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持續的終身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g 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