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第一週,外甥女的學校有玻璃手作夏令營,
報名時要求要有一位大人陪伴,
妹妹要上班,我覺得這課聽起來很新奇,就答應陪她去上課。
一週的課程一共做了四種,都是先切割、上色,再加熱處理。
上圖是第一天做的,那天是老妹陪她上,所以我不知道做法,
好像是在兩片玻璃中放上某種顏料,
然後老師帶回工作室燒,隔天再拿來給學生,
一塊塊的好像項鍊的墜子一般。
想做成項鍊,還得鑽洞,一手按緊,放在水裡鑽。
鑽好之後再穿線,就可以當項鍊掛了。
第二天要做的是奶油抹刀,就是要做出上圖的樣子。
將玻璃放在刀子圖形上,再用利刀畫出圖形。
用刀在玻璃上畫出需要的形狀。
再用這樣的工具剪下來。
剪的時候無法很圓滑,還常常會剪壞。
這是另一種工具,是用壓的。
一樣先用刀劃好,壓一下,需要的玻璃形狀就整個分離。
因為切割下來不圓滑,所以要打磨,旁邊的水管是滴水用的。
另一種打磨機。
切割一個長刀形,一個小長方形用來加厚手把的部分,
這兩片玻璃最後會燒在一塊。
接著要用特殊的顏料和水性調油,在兩片玻璃間彩繪。
我們不熟悉,所以顏色控制得不好。
這是我做的。
旁邊不要塗滿,畫好後,在旁邊沾上膠水,將長方形手把蓋上去。
初步完成後,放在袋子裡,寫上自己的名字。
老師帶回工作室燒,兩片玻璃就會熔在一起,這是最後的成品。
第三堂做的是浮雕玻璃,成品看起來有點像盤子。
先在陶瓷纖維棉上畫好圖形,然後剪下來。
剪好後,貼在玻璃上,老師會帶回去燒,有纖維棉的地方會凹下去。
這個圖案燒起來會和老師帶給我們看的成品一樣。
這是其他人做的,我覺得蠻好看的。
燒好後是這個樣子,我想應該要把陶瓷纖維棉洗掉吧。
第四堂要做容器和鑲嵌玻璃。
這鑲嵌玻璃看起來好難,我沒做,只做了容器的部分。
容器就是把玻璃瓶切割開來磨平,幫筆筒或水杯用。
自己要帶清洗好的玻璃瓶數瓶,切壞才有得替補。
先用切割工具切割,長短可以調整,但寬度無法調,所以太小的瓶子不好切。
切好後燒一下,
拿到水中冷卻,輕輕一剝就會斷開。
斷開後並不平整,還是需要打磨。
這次用砂紙磨,有不同的粗細粒子。
應該是磨下半部,磨上半部是要當裝飾或漏斗嗎?!
如果要當水杯喝,要用1000號磨圓;鑲嵌玻璃只要用200號磨就可以了。
如果切割瓶子時,切口非常不平整,那就得磨好久,所以一開始的切割很重要。
做玻璃手作步驟不複雜,但每個動作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
算是蠻有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