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父親帶著女兒旅行並回憶往事的故事。在疫病毀滅城市之後,這位父親帶著女兒去尋找小時候他爸爸帶他去旅行所走過的路線,一路上他一直回憶過往的人生點滴,好像在自言自語般,很孤獨的感覺。他的回憶裡有父親、同學和家人、老婆和貓咪、鄰居老人和生活周遭的環境變化,主要是寫青少年時期到結婚生子的心境,有生、老、病、死,也有酸、甜、苦、辣。在經過疫病之後,整個回憶蠻陰鬱的。
現在剛好遇到新冠肺炎肆虐,不禁讓人聯想到疫情之後會是什麼樣貌。最近學校實施遠距教學,走過沒有學生的空教室,看見座位上竟然有鮮黃色的皮卡丘玩偶,這樣的對比讓人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如果疫情真的造成人類大量滅亡,或為了減少接觸改變生活形態,未來的新生人類看到留下來的各種東西,不知會如何想像現在的狀況。
書中提到"容器",我覺得是個蠻有趣的概念。城市和森林都是容器,房間也是,記憶是容器,人的身體也是一種容器,不同的地方就是不同形狀的容器,可以形塑出不同的人和記憶。書是一種容器,畫與照片是容器,歌曲與表演是容器,電腦與網路活動也是,但不管容器是什麼,裝了多少東西,最後都只是過程,大部分的東西會被清空,能留下來傳世的東西實在不多。
書裡也提到他小時候養的電子雞,和玩寶可夢的老人,現在的小孩迷戀各種線上遊戲,對於電子雞應該是完全不知道了,而現在流行的東西,又有多少能留到下一代呢?寶可夢抓寶遊戲在2016年開始時紅極一時,不久前還偶爾見到有人在玩,但討論度已大不如前。現在電視也常廣告電子遊戲,甚至大家已經在準備迎接元宇宙世界的來臨,如夢似幻,又如幻似真。電子數位與網路時代變化得太快,汰換得讓人眼花撩亂。
書名叫做人工少女,也點出了現代夫妻為了傳宗接代而求助於人工受孕的現象,目前似乎也蠻普遍的。不過雖然醫學進步,能讓兒女誕生,但卻可能要面對帶有死亡威脅的疫病、戰爭,未來或許還有氣候變遷造成環境改變的威脅,每當危機出現,人們就要停下腳步來反省與思考,做什麼才會對未來更好。人類文明不斷進步,但總有許多無法掌控的意外出現,誰也不知道明天會是什麼樣子。人的生命有限,智慧只能一代傳一代,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想要留下什麼讓後代知道呢?
* * * * * * * * * *
【作品介紹】
時間自身後恍恍流失……
莉莉卡,我們難道必須這樣,一再把時間不斷地按停又重來?
莉莉卡,如果我們可以更早一步就掀開時間的底牌的話,
妳會不會忍不住去窺看那最後一張牌面的謎底?
又或者,反悔、耍賴地,把抽出來的壞牌再塞回去。
這是一個誕生的故事,也將是一個逃亡的故事。
一對不孕的夫妻,用人工方法製造出了一個女兒,但女兒「莉莉卡」誕生之時,這座城市已經因為一場瘟疫而毀滅。於是父親帶著女兒,走進了昔日文明的廢墟之中,開展了一場個人記憶、創傷和文明的追尋之旅。
他們隨意回轉時間,打開了一扇扇房門,而每一個房間都是時間的容器,盛裝一段珍貴的個人記憶。父親教女兒一一辨識這些人類遺留下來的記憶和碎片——那些失落的電腦遊戲、日本動畫,而至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品……
小說也搓揉了這一年瘟疫來襲的災難想像,假想繁華的城市重新變成熱帶雨林。人類繭居在房間的末日意象裡,一個人面對著孤獨時光、蛹化的成長,以及人造的浮華與虛無。
睽違九年,龔萬輝以個人首部長篇小說探討時間、記憶與孤獨,故事中的旅程亦將成為疫病下讀者開啟個人時間、記憶的一把金耀——如果可以選擇,你會打開哪一扇門?
莉莉卡,經過這麼久,也許妳已經發現了,任何把時光留住的方法都是虛妄的。
一如我們打開了門,走進一個一個的房間,卻一再一再地錯失。
早已經沒有人留在房間裡。那些房間裡也已經不是原本的樣子了。
===================
【作者介紹】
龔萬輝
一九七六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曾就讀於吉隆坡美術學院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目前從事文字和繪畫創作。曾獲台灣聯合報文學獎散文首獎、馬來西亞花蹤文學獎小說首獎及散文首獎、海鷗文學獎等。著有小說集《隔壁的房間》、散文集《清晨校車》和畫冊《比寂寞更輕》。作品收入九歌《九十三年散文選》、《有本詩集:22詩人自選》等。二○一二年獲《聯合文學》雜誌選為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之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