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77-4049145184.jpg)
4/5早上在京都,結束清水寺的行程,我們要前往哲學之道,
車子又行經鴨川旁,我們繼續欣賞河邊的櫻花美景,有不少枝垂櫻,
當地穿著和服賞櫻的人真不少,時光彷彿回到了從前。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78-1303893827.jpg)
河邊有好多粉紅和桃紅的枝垂櫻,樹下也有串串白色笑靨花盛開,
旁邊正再冒綠芽的是梧桐或銀杏,市區行道樹都能看到,
梧桐的掌狀葉子有點像楓葉,是硬幣的圖案之一。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78-3559978928.jpg)
不僅河邊有花,路邊也有一排,遊覽車開過去,花就在玻璃窗外,
有一段是桃紅色的花,近些看像是碧桃花,
還有看到粉紅和桃紅開在一起的,那可不是三芝陳阿嬤說的五色桃嘛!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78-2431958244.jpg)
河的對岸也有花,真是大棵,坐在車上只能拍出這樣的倒影了。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79-2262292076.jpg)
這和上面那張河對岸那棵都是染井吉野櫻,
看樹下的人這麼小,就知道這樹有多大棵了。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79-1208799010.jpg)
沒多久,從車上就看到前面有一排染井吉野櫻,這是不是有點誇張啊!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80-1682890309.jpg)
這就是哲學之道,已經很多人在賞花。
賞櫻季節有交通管制,車子走馬路到底就得轉彎,
車子停好後,導遊再帶我們走一小段。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80-335377405.jpg)
從停車場往上爬幾個樓梯,就來到了哲學之道,這裡的賞櫻人潮好多。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81-3719965158.jpg)
沿著水圳都是櫻花,而且開吹雪飄落,水面有好多花瓣,很美吧。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82-1831824497.jpg)
這是往市區方向,在這裡,連廁所都優雅了起來。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82-4281755219.jpg)
近拍白櫻。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83-1250054610.jpg)
導遊帶我們到附近有個哲學之道轉彎處,那裡有指標到銀閣寺,
2004年我到過京都一次,印象中並沒有到銀閣寺,
所以我一聽到銀閣寺在附近就想去,
和好友說好先去銀閣寺,再回道哲學之道賞花。
走進岔路有許多賣小吃和冰淇淋的店,有一點爬坡,
路邊有一戶人家庭院有些花,這棵好像是碧桃花或是郁李。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83-2030968496.jpg)
五分鐘就到了銀閣寺,大樹參天,這裡的人比較少,比較沉靜,
不像哲學之道似菜市場般熱鬧。
銀閣寺又稱為東山慈照寺,是臨濟宗相國寺派代表,
建於1482年,由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創建,
足利義政在寺內興建了觀音寺,被通稱為銀閣,
與同在京都的金閣寺(鹿苑寺)相呼應。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84-4074701796.jpg)
進了大門,是山茶花牆,走到底,買了門票就可以進入,
門票做得像符,還寫著御守護,我一定要好好保存。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84-321964324.jpg)
進門後第一個看建的建築是寶處關,庭院裡有大棵松樹和枯山水。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85-3609139831.jpg)
再往裡面走,見到這棵掛著串串白花的植物,好像一串串可愛的小鈴噹,
好像是大葉越橘,不過不太確定。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85-2856166.jpg)
這是本堂,我們沒有入內參觀。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85-2948288804.jpg)
旁邊是東求堂,義政的佛堂與茶室,建於1486年,已被列為國寶。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86-378885017.jpg)
本堂前的庭院是銀沙灘,這意境還蠻像的。
遠處的小山是向月台,不能進去,前面幾張的越橘就在那旁邊拍的。
後面的建築是觀音殿,建於1489年,和東求堂同樣被列為國寶,
常被拿來與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所建的金閣相對比,所以被稱做銀閣,
但從未貼上銀箔,有說是有計畫要貼但後來財政困難沒貼,
也有說此處是義政的隱居場所,原本就想要使用原木顏色。
此寺裡有許多名貴石材和樹木,體現了茶道和禪宗文化思想,
也有人認為應該貼上銀箔更符合當時文化風氣,但終究沒貼過。
銀閣二樓的窗戶和右手邊建築的窗戶都是鐘的形狀呢。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86-3126864184.jpg)
繞過銀沙灘,回望本堂,後面那棟是寶處關。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87-3479453001.jpg)
從錦鏡池可以看到東求堂和松樹的倒影。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87-682209457.jpg)
來到洗月泉,嫩綠的楓葉現蹤。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88-3416741220.jpg)
往山邊小路走,可以看到東求堂和本堂的側面。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88-202569928.jpg)
沿著山路慢慢往上走,開始有杜鵑花開了,花苞的數量不少,
若是再晚一些,應該就會盛開了。
因為一直沒看到櫻花,好友急著回去看哲學之道的櫻花,
所以才爬了一小段就下山了,其實我的腳受傷了,也不適合爬山。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89-3963140536.jpg)
繞過錦鏡池,可以看到銀閣的倒影,不過旁邊的樹很多,不容易躲開。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ych2013/1380014189-3931829987.jpg)
銀閣的側面,旁邊的楓樹剛發新芽,有些紅綠,
想必這裡的秋天也是紅紅的一片。
好友早就走遠了,我趕緊追上,哲學之道,等等我。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