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颱風天,風雨其實不大,不過也不方便出門,所以就在家裡窩了一天。

做了什麼事呢?吃吃睡睡,再加上看完了一本書-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一天就這麼過完了,剛剛老媽還問我明天還放假嗎?呵呵,我希望是的。

關於這本書,內容對我來說不特別,就是在美國的生活,而且還只是四個月,我的美國生活寫起來都比她多。作者在後面提到寫這本書的動機,除了紀錄他兒子因為陪老爸到美國做研究而上了美國小學,也是要為我們的教育方法做一個反思。老實說,她在文中的提問和抱怨,我以前也都有過,可是經過了這些年,我已經找到答案,漸漸接受事實。這些提問現在在我看來,反而不舒服,因為都是在指責臺灣的老師,可是她有沒有想過老師為什麼會有這些行為呢?如果她覺得臺灣不好,她也可以去改善呀!我覺得她沒有看清楚現實的狀況,雖然作者強調的是他們的小學教育,也提問了很多次為什麼「別人可以我們不行」,但在我看來,答案就是因為我們人口密度太高,所以老師無法用美國人那一套來悠閒的教育學生,這是老師們無力改變的,不該把帳都算到老師頭上去。臺灣的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二,地小、人多難以管理,所以生活品質也就無法提升,怪誰呢?況且作者也只看到那一個學校,並非美國的每個學校都是那樣。

美國地大,雖然有三億人口,也不會太擠。拿到小學教育來說,就是每班人數遠比臺灣的班級人數少,老師當然可以有更多精力來關注在每個孩子身上。所以教育品質的好壞,和政策有很大的關係,站在第一線的教師其實只是在做上面交辦的事,你無法從他們身上要求什麼。這麼說好了,如果每個班級少十個學生,老師可以少改很多簿子和考卷,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多關心學生,多做有趣的活動;學生少,也可以讓每個學生都上台表演。但是另一方面,因為國家太大,連小學有幾年,各州都不統一,品質更是不容易控管,城鄉的差距其實是很大的,作者只是幸運讀到一個在大學附近的優良小學,實在不該已偏概全。


再看看新加坡,很多人都稱讚新加坡是個好國家,他的人口密度也很高,但是他很小,只能說是個城市,比起一個大國家,不會太難管理,他們如果是個好國家,是應該的。但是在教育上,他們和台灣很類似,也是填鴨式的,有看過電影「小孩不笨」的人,應該就知道。教育的品質,還是和人口密度與文化有很大關係。

這本書比較讓我感動的,是她在最後也送給她的小孩九樣禮物,每樣禮物都有它的象徵和意義。看完之後我在想,如果是我,我會送什麼禮物?最近老是頭昏腦脹,我還沒有想出來。吐舌頭

她的作品和論點,會讓想去的人羨慕,會讓不能去的人忌妒。我回國以後的這幾年,已經體會到,不是人人都嚮往美國的生活。對於那些不能去的人,他們認為那不過是在炫燿,在他們聽來,是很刺耳的。

前兩天看到聯合報民意論壇有一篇僑居紐約的讀者寫文章批評臺灣最近開學,老師拼命學這本書送禮物,卻不改教育方法,仍是「管教」學生,網路上的一些回應,卻洋溢著不滿與諷刺,可見一般。有興趣的人可點下面的連結閱讀。


大家都知道教育是很重要的事,不過這幾年臺灣實行教改,也沒有改出什麼重要成果來,好像越來越亂而已,在亂世中,就只能自求多福了。臺灣人的命運還真是乖舛坎坷,大家繼續努力,期望烏雲背後的陽光能早一點出現,加油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g Fish 的頭像
    Big Fish

    BigFish自由自在的魚《●)))><

    Big Fi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