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曲阜的行程最後來到孔林,
它位於曲阜城北,原稱至聖林,是孔子與其家族的專用墓園,
也是目前世界上維持最久、面積最大的氏族墓園。
孔子墓本來只有用石磚砌成的祭壇,
隨著孔子地位的提高,孔林規模也越來越大,
漢朝時已經有一公頃,到清代已達到三十公頃,
目前埋葬孔子子孫已達七十六代。
文化大革命期間曾被破壞,我懷疑孔廟和孔府也被破壞過,
直到1994年曲阜三孔才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雖然是墓園,但也不用害怕,因為範圍很大,像樹林一般。
而孔子與子孫的墓是必訪地點,人氣倒是蠻旺的。
我記得我們從孔府附近分批搭嘟嘟車到孔林門口,
到的時候見到有人力三輪車在等待機會載客。
下車後還要走一小段路,所經之處有些商店。
首先看到萬古長春牌坊,石雕結構,清雍正年間重修過。
其結構為六柱五間五,廡殿頂,坊頂雕瓦壠與脊獸,
簷下雕有斗拱,立柱與門面都有精美雕刻。
石柱前後都用石抱鼓,鼓上雕有石獅,
兩側面分別雕有龍、鹿、牡丹等圖案。
從這裡進去,路的兩旁有高聳的柏樹,井然有序。
接著來到至聖林坊,建於明朝永樂二十二年(1424),曾多次重修。
此建築為四柱三間式木製牌坊,綠琉璃瓦廡殿頂,
前後簷下都用雕刻精緻的斗拱。
坊前的一對石獅則是明朝崇禎七年(1634)雕刻的。
這孔林範圍不小,神道(墓前的道路)有一公里之長,
走在墓園裡也有點怪,我們是搭園內車快速遊覽。
兩旁古柏參天,來往載客的車子不少。
搭著車經過城堡式的孔林二門,這門也稱觀樓,
是魯國故城北門遺址,元至順二年(1331)始建,
明弘治七年(1494)由六十一代孫孔弘泰添建門樓。
城門不大,只能容一輛汽車通過,來往要等候。
園區像個大樹林,
但一開始就提到是墓園,所以會看到不少墓碑。
車速不慢,我也不敢亂亂拍,拍一張代表就好。
清朝的墓,是哪一位呢?
是孔尚任(1648~1718)的墓,
是孔子六十四代孫,清朝著名的詩人、戲曲作家。
另有一處于氏坊,于氏指的是孔慶鎔之母。
有一說是乾隆皇帝之女,認協辦大學士兼戶部尚書于敏中為義父,
改姓後下嫁孔家。
這說法我覺得蠻奇怪的,似乎不太可能,所以在網路搜尋,
查到說是于敏中的女兒,而且是妾的女兒。
于氏嫁給七十二代長孫孔憲培,沒有子嗣且38歲去世,
所以于氏收孔憲培弟弟的長子孔慶鎔為養子,
之後衍聖公爵位也傳給孔慶鎔。
搭車走了一圈神道後,要下車走路去看孔子墓。
先過洙水橋,橋身微拱,建於金代之前或金代。
明朝嘉靖年間立的牌坊。
橋下是洙水河。
孔子墓在這範圍內,進門之後就是甬道。
甬道兩旁有些宋代製作的石儀,
首先見到的是左右一對望柱,是為華表的延伸。
華表在歷史上有不同註解:
有說是用於紀念的標誌或部落的圖騰標誌,
有說是由木鐸這種樂器演變而來,有說是古代觀天測地遺棄的遺存,
較為有共識的是古代帝堯時名為的謗木的立柱,作為納諫之用。
歷史演變之後,變成權力地位與高貴的象徵。
接著是一對文豹,是一種瑞獸,原來應該是稱為石虎。
為了彰顯孔子墓有別於其他陵墓,
能與孔子文聖相對應,才稱之為文豹。
第三對石儀是甪(ㄌㄨˋ)端,
是在宋代陵墓中開始出現的一種臆造神獸,是識賢聰慧的神獸。
皇帝為了表示自己的賢明,對此獸情有獨鍾,
通常都放在宮廷中,成為皇帝專屬。
出現在孔子墓甬道,寓意孔子可比賢君,
也象徵他周遊列國、傳播治國之道之舉如同甪端。
另有一神獸獬豸容易與甪端搞混,
甪端的角後順,獬豸則往前挑。
最後則是翁仲,史傳為秦朝武將,但不見於正史。
明朝彭大翼的山堂肆考曾記載:
翁仲姓阮,身高一丈二尺,少為縣吏,為督郵所笞。
據考究,督郵是西漢才有的,所以可能只是傳說。
但翁仲高大勇武的形象深植人心,也就成了大家的守護神。
東為文官,雙手秉圭;西為武官,雙手拄劍。
這一對則是清康熙年間所立。
守護神之後就是明代重建祭拜的享殿。
內有簡單的孔子像與供桌。
繼續往裡面走,見到子貢手植楷,
指的是黃連木,只是似乎失去了生機,被保護起來了。
來到孔子墓區,這裡有孔子、她兒子和孫子三個墓,
是個品字形的墓區,形成攜子抱孫特有的格局。
南邊是他的嫡孫孔伋墓。
孔伋(西元前484-402),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
儒家學派重要傳承者,孔氏族人尊稱為三氏祖。
康熙駐驊亭,康熙皇帝在康熙二十三年曾在此休息。
接著就看到孔子墓了,墓前立有〈大成至聖文宣王墓〉,
孔子(西元前550-449年)是大家都知道的儒家學說創始者,
孔氏族人稱為始祖。
東側是孔子兒子孔鯉之墓。
孔鯉(西元前532-482年),一生守家奉母,
親聆其父在庭詩禮之訓,先孔子而亡。
孔氏族人稱為二世祖。
孔子應該有很多時間都在(國)外奔波,
或許有很多時間都是孔鯉在家中與母親相伴。
子貢廬墓處,是孔子的弟子子貢在這墓旁守墓六年的地方。
走完孔子墓區,就離開了孔林。
有些人可能不喜歡到墓園,其實我也不喜歡,
不過我們的團員裡,有人是因為也包括了孔林才來的,
似乎大部分的行程也沒有孔林。
走了一圈,因為地方大,很多樹,感覺還好,
而且還蠻多人參觀的,人氣很旺呢。
走路回到大馬路邊,搭上遊覽車,離開了曲阜。
下一站,要去五嶽之首泰山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