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孔府家宴,走路來到附近的孔府。
顧名思義就是孔家的住宅,不過不是孔子住過的地方喔。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孔子的子孫一直都住在孔廟附近,直到宋朝才建了孔府。
孔子的嫡系後裔都有封號,宋朝之前有不同的封號,
宋仁宗於1055年封孔子第46代孫為衍聖公,才在曲阜建了衍聖公府,
從此孔子後代世襲爵位封號都叫做衍聖公,
有衍續孔聖人血脈和幾千年儒家文化之意,衍聖公府也就是孔府。
一直到民國政府取消衍聖公封號,改成了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才沒有了衍聖公。
最後一位衍聖公則是孔子第七十七代長孫孔德成先生,
他也曾住過孔府。
孔府從宋朝後幾經修建,明代冊封衍聖公為一品官,
因此格局也按照明代一品官府第而建,
分為前官衙和後內宅。
目前看到的大多是明、清時期的建築,
有三堂、六廳、內宅、花園等,占地好幾公頃,
是全中國僅次於明、清皇帝宮室的最大府邸。
大門口有一副出自著名學者紀曉嵐之手的對聯,
右邊這富貴的富少了上頭一點,左邊文章的章下面一豎直通立,
其實紀曉嵐是有用意的,意指孔府富貴無頭、文章通天。
一進門就見到好多人在大樹下乘涼,這是國槐,
樹幹蠻粗的,屬一級保護,應該有些年歲了。
孔府二門是聖人之門。
過了聖人之門,就來到了重光門,位置就在大堂前中央,
是一座照壁式的門,兩邊並沒有牆連接,
這是孔府的儀門,明弘治十六年(1503)所建。
古代要諸侯才能建造這樣的門,可見孔家地位之高。
平時此門不開,帝王駕臨、恭迎聖旨或重要喜慶、祭祀才會開門。
明世宗皇帝賜孔府"重光",以示恩寵,
孔府遂懸掛"恩賜重光"金箔匾額於門上,
所以此門被稱為重光門。
首先參觀大堂,是衍聖公迎接聖旨、處理重大公務的地方。
這樣的布置看得出來是辦公的地方。
大廳的一側放著一品爵位的鹵簿儀仗。
另一側放著紅底金字官銜牌,衍聖公出巡時都有專人執掌。
通廊有一長凳,稱作閣老凳,看起來沒什麼,但可是有來歷的。
據說明朝權臣巖嵩的孫女嫁給第64代孫衍聖公孔尚賢,
巖嵩為武英殿大學士,因貪汙被彈劾,要被治罪,
曾到孔府託其孫女婿衍聖公向皇帝說情,衍聖公不予接見,
這凳子就是當年巖閣老在此坐著等候的凳子。
二堂又稱退廳,是衍聖公大堂禮閉奉茶小憩的地方,
兩旁立了幾塊石碑,其中這壽字碑最讓人矚目。
是慈禧太后賞給到北京祝壽的孔令貽的。
接著來到三堂,堂前有座高大的太湖石,
之前在北京圓明園也見到過。
三堂是衍聖公處理宗族內務的地方,不過沒開放。
院落的一角有搓板石,是供進出的人把鞋底弄乾淨的石頭。
突然見到一座高樓,稱作奎樓,是孔府東路最高的建築。
取名奎樓,是取象於古代天文二十八星宿的「奎婁」」,
為曲阜在天上星宿的分野,
奎樓翹然突起突起像吉星高照,
是孔府用作藏放金銀貨幣的金庫,
據說遇到危機情況也在此避禍,俗稱避難樓。
接著是內宅門,這是分隔前衙和後宅的的界線,
裡面是眷屬居住的地方,外人不可擅入。
一進門就有個照壁似的牆擋著,也太奇怪了。
走進裡面,有人知道這是什麼嗎?
這隻長得像麒麟的叫做(犭貪),是天界神獸,龍的第九子,
麒麟為仁獸,但(犭貪)卻是貪婪之獸,
壁畫四周的彩雲中都是祂佔有的寶物,
包括八仙過海時所用的寶物,
但祂仍不滿足,張大嘴想把太陽吞下,最後卻葬身大海。
這幅彩色壁畫就稱作戒貪圖,
衍聖公是要藉以提醒自己和家人、子孫,
為官要清廉,不要貪得無厭。
很喜歡看屋脊上的神獸,最高的一個稱作戧獸,
往下數量則不一定,數量越多,代表級別越高,
北京太和殿最多有十個神獸。
戒貪圖對面就是正廳,是孔府主人接待至親與近支族人的地方,
正中間掛的壽字是慈禧太后親筆寫的。
側間陳列了古家具,看似乾隆皇帝送給孔府的荊根床、椅。
府邸建築蓋得頗密集,通道好小。
接著來到前堂樓,是衍聖公閒居之處,
陳列仍保持著七十六代衍聖公當時的生活情景。
松筠永春匾額是孔令貽手書。
筠指的是竹,松筠組合寓意幽寧含蓄而錚然不傲,
其堅韌、虛心的品格為人所崇敬。
只能站在門口看大廳,側廳沒開放。
再來是後堂樓,這裡原是衍聖公府內眷居住的地方,
現在陳列的是七十七代嫡孫孔德成夫婦婚後生活情景,
上方的喜幛寫著瑞應睢麟,是曾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林森所贈,
總統府前的介壽公園裡有個他的雕像。
這大廳看起來比較寬。
從窗戶看側廳,是個臥房。
諾大的孔府,建築不少,要維護也需要一大筆資金。
參觀完建築,來到後花園。
這幅圖畫很有趣,稱作金光大道,
移動位置,看到的畫比例也不太一樣,
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會覺得正對著這條路。
孔府後花園始建於明弘治十六年(1503),
清朝嘉慶年間的衍聖公孔慶鎔將形似山峰的大型鐵礦石放在後花園中,
從此也叫做鐵山園。
園中有個特別的五柏抱槐,可惜我們似乎沒見到,
或許是導遊讓我們自由參觀的緣故。
見到漂亮的蝴蝶就被吸引了。
參觀完孔府,要再去參觀孔林。
走到外面有馬車呢,這應該是給想體驗馬車的觀光客搭乘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