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回鄉幾天,第四天北返前到三阿姨的開心農場參觀。
這是近幾年來三阿姨他們買來耕耘的,在農博附近,我第一次來。
停好車就直接逛園子,看到這樹好開心。
我國中時期每週六搭火車到屏東車站都會看到這種樹,
後來很少見到,終於又能見到好開心。
它長得像小顆櫻桃,可以吃,很甜,小時候都說是咖啡。
這幾年我才知道原來叫做南美假櫻桃。
園子不小,有種菜,也有果樹。
猜猜這是什麼樹?
猜對了嗎?是可可樹。
它的花好小朵,就從樹幹長出來。
結成果實後慢慢長大,裡面的種子就是巧克力的原料。
樹上結了好多果實,阿姨他們都還來不及採,放任它們變黑,
姨丈拿著水桶幫我們現採了一些還沒變黑的帶回臺北。
很意外的看到一些平伏莖白花菜。
檸檬是我在夏天的好朋友,有不少果實,姨丈就採了一些。
這棵是什麼呢?是仙桃/蛋黃果喔,
我爸很愛吃,但夏天不是季節,一顆果實也沒有。
芭樂也結實纍纍,採了一些。
還有黃金果,數量不多就沒採。
甘蔗也自己種,
後面還有樹薯,又稱木薯,塊根可食用,但要煮熟才能吃。
這幾年很流行的酪梨也結實纍纍,採了一些。
竟然也有桃子,
還有正在開花的梨子。
整個園子不小,種了好多果樹,而且結了不少果實,
走一圈下來,姨丈採了不少要給我們帶回臺北。
樹下還養了幾隻雞,沒有關在籠子裡,可以盡情在園子裡跑。
後門有搭棚子,可以放工具或是採收回來要整理的作物,是蠻好的工作區。
在外頭逛了一圈好熱,一進室內就有冰涼的甘蔗汁可喝,
這就是從他們自己種的甘蔗榨汁來的,無比甘甜。
正廳是客廳的形式。
廚房有美國廚房的感覺,中間是個半圓形島桌。
餐桌邊採光很好,,我們就坐在這邊休息聊天。
這是阿姨之前先採下來的芭蕉,也很好吃。
阿姨在廚房把可可果實切開,裡面有的都發芽了,阿姨就丟了它。
阿姨教我們把種子取出打成汁,加入蜂蜜,依稀記得說也可以煮湯。
我們帶幾個豆莢回臺北,老媽取種子打成汁後加蜂蜜,
放在冷凍庫製冰塊的盒子裡,結塊的時候看起來就像一顆顆的巧克力,
拿起來吃味道不錯,真沒想到我能這樣吃到純可可啊!
阿姨也直接將酪梨剖開,剝皮後切塊,沾醬油就能吃。
老媽知道吃法之後,我們也帶回一些,我吃完把種子種下,有長出來。
酪梨以前在市場買可不便宜,不過這兩年似乎常看到,有產量應該會便宜些。
這次林林總總帶了一堆東西回臺北,還有好吃的竹筍,
把後車箱塞得滿滿的,收穫真的超級豐富。
我也好羨慕有地可以種,不過想要收穫其實不輕鬆喔。
休息之後準備回家,這時走到前院,才發現草地種得蠻漂亮的。
還有一棚百香果,十年前給我們黃金百香果的就是這位阿姨,
不過他們現在也只種紫色的了。
旁邊種了毛柿,果實可吃,但不好吃。倒是木材質地好,可拿來做工藝品。
載著滿滿的蔬果,要北返了,真的很感謝阿姨和姨丈的熱情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