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貝隆花園大酒店,不到半小時我們就來到了井塘古村,
接近古村時,看到外面一大片的果樹,
果實小小的,後來才知道是山楂。
從村口進入後沒多久,就看到有小販在賣桃子、山楂,
這裡的桃子很大,但看起來像五月桃而不是水蜜桃,
我們正要進村參觀,也就沒買了。
要先走過這棚架,旁邊有些玫瑰花開得不錯,
棚架上則是些瓜果。
步道邊也看到了山楂果樹,
進村後就看到有人賣山楂片,也有新鮮山楂。
我沒吃過新鮮山楂,不知道是什麼味道,
我猜應該是酸澀味道,需要加工過才好吃吧。
牆上有四季和節氣的雕刻,很有文化氣息。
有紅棗樹呢!
還沒進到房舍村落裡,就看到了這個大池塘,
井塘古村果然有個塘呀!
沿著圳溝來到村口,有小溪、石砌古橋和亭子,
開始有古村的意象出現了,一下子好像掉進了時光的隧道。
這裡有口古井。
井塘古村在青州市西南15公里處,始建於明景泰七年(1456),
因該村東南紗帽山下有一清泉,常年不涸,形成一塘,
村民將塘砌石築高為井,村名因此得名。
古村依山而建,據說明朝衡王女而下嫁吳儀賓,
這古村就以吳家的七十二古屋為中心,
形成了張家大院、吳家大院、孫家大院為布點的典型魯中山區四合院形式。
古村面積兩萬多平方公尺,村中仍有明代古樹十多株,
還有完好的古石橋、古井、古廟、古戲台等。
村內至今保留了四季社、玉皇社等原始風俗,
婚喪嫁娶等純樸民俗仍完好的保存下來,是難得的古村落。
古村盛產山楂、蜜桃、核桃、柿子等多種農特產品,
是全國著名的山楂片加工基地。
古井後方這岩石有豐沛的水源一直流下,
若在餐廳肯定是造景,這裡感覺是自然形成的。
井塘古村還有個特色,就是拍攝電影紅高粱的地方,
這裡也放了些劇照。
紅高粱是1988年上映的,2002年我在美國時有借光碟來看過,
算是個抗日的故事,讓我印象最深也覺得很怪的片斷,
卻是不小心在高粱酒裡尿尿,意外發現酒變好喝。@@_
這是村口的古戲台。
古廟,也有入鏡紅高粱。
進到村裡,可以看到許多這樣的石砌平房古屋,
但村裡很安靜,只偶爾看得到幾個人。
有的房子只剩下牆壁。
路邊有人賣帶殼核桃和醃漬物,我猜瓶子裡是山楂吧。
來到這個院裡有招牌和桌椅,是衡王宜賓府鹵水豆腐,
當天看了幾處應該是有在做買賣,
但我們都沒有時間品嚐,所以也就沒問。
這豆腐採用傳統工藝製作,已有五百多年歷史。
作法是將當地特產黃豆浸在水裡,脹大變軟後磨成豆漿,
濾掉豆渣後煮開,黃豆裡的蛋白質被水簇擁著滾動,
無法凝聚,形成膠體,
加入適量鹵水後使蛋白質團粒聚在一起,就成了豆腐腦,
再擠出水分,就變成了豆腐。
用鹽鹵做凝固劑的豆腐,硬度、彈性和韌性較強,稱為老豆腐。
跟著導遊來到第二處。
這門一進去就有照壁,真正是四合院的格局。
這裡是生產館,有兩棟屋舍,前面有庭院,院裡有些樹。
牆上掛了一排玉米,屋外那板車看起來就很古老,
房子看起來也有點陽明山石砌老屋的感覺。
進到屋裡,那客廳的桌椅、時鐘和廚房的灶有我小時候老家的感覺(上)。
另一間展示的是以前的農具,小時候看過一些,也不陌生(下)。
這織布機我小時候就沒看過了。
接著要換到別的院落,得跟緊導遊。
中間我自己溜到別院去,差點回不來。:P
我們來到吳家大院,這裡房舍多,院落大,
院子裡的樹上還有吊床,石桌椅也多。
有大媽在烤餅。
屋裡展示著這裡的房子形式。
牆上也有詳細的介紹。
屋外殘壁窗口有南瓜竄出,蠻好看的。
另一個屋裡有宗教信仰及習俗的展示。
接著來到"山里老味道",就是孫家大院。
藤架上掛著葫蘆和絲瓜,籬笆上爬滿牽牛花,
滿眼綠意,很美的家園。
這裡也有小店賣飲料,庭院石桌上有桃子要賣,
樣子跟剛入園看到的差不多,偏白色,不是很漂亮。
這院裡有穀倉,右邊那看起來則是木柴。
再轉到其他院落去,這兒有鞦韆呢。
去過的好幾個院裡也都有石磨
這裡展示的是婚嫁的習俗,有喜氣洋洋的客廳。
還有新房。
整個聚落走下來看到的都是石砌古厝,人不多,
感受到古村落的寧靜,但似乎缺少了一些活力。
如果真的要住在這裡,似乎不是那麼方便,
不知道這村落還能保留多久。
留言列表